课件:李平针刺手法心得.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李平针刺手法心得.ppt

手法举隅 1.直刺 适应症:坐骨神经痛 2.秩边穴透刺水道 适应症:前列腺疾病;早泄、阳痿等 12.委中穴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手法举隅 1.直刺: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直腿抬高进针,施提插手法。 适应症:下肢瘫痪、生殖系统疾病 2.刺血 适应症:腰背疼痛、中暑、皮肤病、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等。 3.运动针法(阻力针法):急性腰扭伤。 操作: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 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委 中 通督调神针法 13.丘墟穴 穴位解剖:肌肉:趾短伸肌起点,距跟外侧韧带。神经:足背中侧皮神经分支和腓浅神经分支。血管:外踝前动、静脉分。 手法举隅 1.毫针透刺 丘墟透刺照海:胆囊疾病、局部软组织疾病、心律失常等。 2. 雀啄手法: 足内翻 三 针刺法则及针刺方法 1.纠翻针法 处方: 丘墟、阳陵泉、悬钟、足临泣 2.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针法 3.腱鞘炎针法 围刺法 4.通督调神针刺法 师承石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 重视神在疾病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取穴以督脉腧穴为主,心经、心包经腧穴为辅 主要用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心理疾患,以及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慢性疾病。 4.通督调神针刺法 常用穴位: 百会、神庭、风府、印堂、水沟、内关、神门等。 四 针刺安全注意事项 1.风府 针刺深度:尸检发现皮肤到寰枕后膜的距离最大值为68.2mm,最小值为47.5mm,平均57mm。活体的深度要大于此数字。 针刺方向:针刺时,针尖应垂直或向前下方斜刺进针,如针尖向前上方斜刺最易从枕骨大孔刺入小脑延髓池而伤及延髓。 针刺与椎动脉关系: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全程可分4段,其第3段是指椎动脉自寰椎横突孔穿出来后,先经寰椎后弓上方呈水平转向后内,至接近正中线时穿寰椎枕后膜入椎管。故针刺过深即深达寰枕后膜时,有可能刺破椎动脉,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现象。 2.胸背部 注意针刺角度、深度、留针时间等 3.下腹部 针刺下腹部腧穴时,应了解患者膀胱充盈状况,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避免误伤膀胱。 孕妇下腹部忌针。未生育的女人禁针石门、阴交 。 4.预防血肿 1.浅表小静脉、毛细血管损伤,引起小出血斑,可以不必处理。 2.小动脉损伤,起针后出血或积于皮下,引起血肿。 3.四肢浅表较大动脉损伤,起针后血液喷射或迅速形成较大血肿。 处理:对较大血肿先压迫、冷敷,或用注射器抽吸,出血停止24小时后改用热敷,以助吸收。对于小血肿,立即用酒精棉球压迫并揉按,血肿会很快消散。 5.神经损伤 神经或神经根的损伤 6.脏器损伤 1).创伤性气胸 原因:针刺过深、体位不当、原有肺部疾病 2).刺伤脑脊髓 3).刺伤内脏 原因:针刺深度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 7.晕针 谢 谢 * * 加上3腱鞘囊肿刺法 * 针刺手法临证心得 李平 2014.11.20 学 习 内 容 毫 针 手 法 要 点 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 针刺安全注意事项 针刺法则及针刺方法 一 毫针手法要点 1.进针法 刺手合押手 震颤式进针 旋弹式进针 2.捻转与提插要素 捻转角度、频率 提插幅度、频率,方向及力度 手法操作时间 3.针刺手法与补泻效应 疾病虚实性质 机体虚实状态 刺激量与补泻 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 平补平泻 二 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 1.风池穴 穴位解剖: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的分支。 手法举隅 1.直刺法: 作用:健脑益髓、平肝潜阳、化瘀开窍。 适应症:中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痛、落枕、失眠等。 2.斜刺法:针刺时针尖朝向对侧眼球方向针刺1.0-1.5寸,一般用捻转提插手法。 作用:是疏风解表、清利头目、开窍聪耳。 适应症:外感风寒、头晕目疾等,此外,耳部疾患采用向耳部斜刺的方法。 3.针向喉结:朝喉结方向直刺,针刺2.5-3.0寸,针感可到达会厌部,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手法。 作用:通关利窍、降逆开闭。 适应症:失语、构音障碍、吞咽不利以及梅核气等。 李平教授系列讲座-- 通督调神针法 操作:提插手法为主,深刺1.5-2寸 风池 2.四神聪 穴位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的分支。 手法举隅 1.进针法:旋弹式进针 2.行针法:小幅度、高频率捻转 3.作用:醒脑益智,安神定眩 4.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