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计算机视觉作业要求
阅读文献要求:
阅读报告:1~2两人一组,从给定30篇计算机视觉的经典文献中挑选一篇阅读,提交一份演示PPT,并安排10分钟答辩。
PPT的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工作、主体算法、实验结果、阅读体会,(例如: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谈谈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其中,体会是报告的重点,如果有文献复现等相关工作请在PPT汇报中说明。注:文献也可以自选文献(计算机视觉相关),必须提前与助教联系,经过助教评估,通过后可选择自选文献。
Project要求:
Project1:增强现实
要求:
1. 采用任意一款AR开发软件开发一个AR效果。推荐使用视+APP或Vuforia 6.2;
2. 作业内容需包括一幅扫描图片或扫描场景,3D模型,一段短视频,以及文字信息;
3. 需在AR中显示作者信息;
4. 提交作业中需包含扫描图片,以AR实际效果作为打分依据。
Project2:SFM算法实现
要求:
拍摄某一场景的多视角图像,通过SFM算法重建三维点云数据,并在三维软件中重建三维模型。
具体要求如下:
任意拍摄某一物体的多视角度图像或一段运动视频。
采用SFM算法,重建该物体三维点云。
采用三维软件重建物体三维模型。
可以对算法进行改进,如匹配方法、点云的后处理等。
参考:
[1]/wiki/Structure_from_motion
[2]http://mi.eng.cam.ac.uk/~cipolla/publications/contributionToEditedBook/2008-SFM-chapters.pdf
Project3:验证码识别
要求:
1. 设计算法检测300张4字符验证码,给出测试集验证码单字符识别正确率(1200个字符);
2. 用Matlab设计一个GUI界面,包括读入图像、字符识别、错误率三大板块(如图2)。
读入图像
读入图像
7KU8
图片选择栏
识别结果
正确率:100%
测试集单字符识别总正确率:95%
参考:
[1]/exdb/mnist/
Project4:结构光阴影三维重建
要求:
搭建如图所示系统,拍摄某一物体的系列阴影图像(也可拍摄视频)做为输入数据;
基于阴影三维重建方法估计物体三维点云数据;
利用三维显示软件对物体进行三维重建。
参考:
[1]/3dpgp-2007/homework/hw2/hw2.html
[2]/openMVG/awesome_3DReconstruction_list
[3]/texane/scanner/blob/master/dl/swept_planes/mlShadowScan/README.txt
Project5:基于灭点几何的深度图重建
要求:
1.任意拍摄一幅街道、楼宇、走廊或类似图像。
2.采用基于灭点几何的深度图重建方法重建其深度图。
3.给出必要的中间结果。
参考:
[1] /wiki/Vanishing_point
[2] /escher/index.php/Depth_and_Perspective
[3] /vqzheng/P/artVision.pdf
注:Project也可以自拟题(计算机视觉相关),必须提前与助教联系,经过助教及任课老师评估,通过后可选择完成自拟项目。
Project报告内容要求:
1. 报告内容需包含:
1)摘要(简述所做项目及主要方法)
2)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方法
3)本文研究方法(分步描述)
4)实验结果
5)总结(优势及不足)
6)参考文献
报告参考模板(word)格式书写。
评分以各项目相对难度及完成程度,报告内容是否充实等为主要依据。
注意事项:
每组可指定一位组长,由组长提交作业。
2. 作业提交截止日期:6月21日23:59:59 之前提交,逾期不再接收。 3. 作业提交邮箱: HYPERLINK mailto:ustccv@163.com ustccv@163.com
4. 阅读文献的小组暂定于6月20日安排集中答辩。5. 邮件主题命名:学号_姓名_文献*/项目(由每组组长提交)6. 附件命名:学号_姓名_文献*/项目*.zip(每组组长学号_姓名)7. 附件包括:
(1)组员名单,学号_姓名; (2)项目报告(不超过6页); (3)源代码,并且源代码中要包含中间结果,使用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