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February 2017
香港教育大學
科目大綱
第一部分
課程名稱 : 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
科目名稱 : 個人與集體信仰生活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piritual Life
科目編號 : GEF2054
負責學系 : 文學及文化學系
學分 : 3
教學課時 : 39
先修科目 : Nil
授課語言 : 普通話(輔以粵語)
程度 : 2
第二部分
1. 概要
每逢節慶時節,各地廟宇善信絡繹不絕,各家各戶會以不同的方式祭祀,然而傳統
華人的個人與社群如何與他們理解的信仰對象溝通?他們又以甚麼行為實踐信仰的
價值?本課程旨在為同學建立對華人傳統個人與社群信仰行為的認識,與及社區歷
史和社會文化發展過程的關連。傳統宗教對培養個人價值觀尤其重要,本課程從文
化人類學角度觀察和詮釋相關的行為,讓同學在現今全球化及在地化的脈絡中瞭解
彼此的差異,審視信仰群體從地方到跨國的聯繫與變遷 ;本課程亦以香港及華人社
群及其傳統信仰的個案為主軸,研究信仰生活的實踐,包括在比較脈絡下對美善、
道德、自我形象與當代社會現象的關連。
2. 預期學習成果 (CILOs)
成果一: 闡述傳統信仰行為的產生背景、基本概念和理論 (GELOs1 5) ;
成果二: 疏理並建立欣賞不同傳統信仰活動及其象徵意義與價值體系
(GELOs1, 2, 3 5) ;
成果三: 分析當代社會對傳統信仰行為的異同與在當代的重要性、實踐途徑與
表現特點 (GELOs1, 2, 3, 4 5) ;及
成果四: 建立對自身及社群行為的觸覺,並建立人文學及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
資料搜集能力 (GELOs1, 2, 3, 4 5) 。
1
10 February 2017
3. 內容及教與學活動
教授內容 預期學習 教與學活動
成果
(CILOs)
闡述傳統信仰行為在香港及華人社 成果一 課堂授課、文本閱讀、小
會的普及性 成果二 組討論、紀錄片欣賞 。
探討傳統信仰行為的邏輯與機制, 成果二 課堂授課、文本閱讀、小
以及個人與社群的參與 成果三 組討論、紀錄片欣賞、工
作坊、田野考察 。
分析不同層面的個人與集體信仰行 成果二 課堂授課、文本閱讀、小
為 成果三 組討論、紀錄片欣賞、工
功德:美善的追尋 成果四 作坊、田野考察 。
與神明交流:文本傳統與儀式
身體與修持:壽命與清規
市場經濟與全球化:慈善與社會
資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