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精神疾病和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及应急处理原则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曹 庆 久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主要职责 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信息进行登记、上报、建档 定期随访、指导用药、对个别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实施个案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 向医疗机构转诊病情复发的患者 如何判定“精神病” 横向比较:与大部分相比较,是否异常 纵向比较:和以前比,是否异常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 抑郁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 什么是“精神分裂”? 知 情 意 意 知 情 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内部之间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为特征 *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 患病率高:世界平均水平约1%,中国 6.55‰ 住院率最高: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2/3 复发率高:首次发病治愈后2年之内,如果不维持治疗,复发率高达80% 致残率高:主要构成精神残疾 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 幻觉:幻听、幻视等 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 钟情妄想、夸大妄想、影响妄想等 情感障碍:淡漠、情感不协调、情感倒错 意志行为:意志力减退、行为怪异、自语自笑 精神分裂症常见紧急情况 社区中常见的紧急情况: 冲动伤人 自杀自伤 急性药物副作用 急症产生的原因: 症状支配 长期患病,精神压力过大 面对歧视,无法承受心理压力 服药量过大,不能定期看门诊 病情波动处理办法 第一步:和家属一起,劝说患者尽快看医生 同意看医生,或门诊调整治疗方案,或安排住院治疗 不同意看医生,有必要强制患者接受住院治疗时,请求民警 帮忙,协助家属送患者去看医生 第二步:不必强制住院者,回到家中后的干预措施 定期(每周)和患者见面,或家访或患者到社区门诊复诊 嘱家属严格按照门诊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患 者按时按量将药物服下 定期(每两周)到精神专科门诊复查 嘱家属加强护理,防止出现外走、自杀、自伤、冲动等行为 急性药物副作用的处理 常见原因: 药物过量、药物慢性蓄积、药物不耐受 处理办法: 蓄意自杀:了解服药的数量、种类、时间,尽快到 急诊按急性药物中毒处理。307医院可查血药浓度, 可查出药物种类 慢性蓄积:对症处理 药物不耐受:可洗胃或促代谢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者,可给予东莨菪碱0.3mg/支肌肉注射 病情波动期间注意事项 保证患者安全:一旦发现有危险行为,可以在民警协助下将患者保护性约束,及时送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遇到患者病情波动,不必过于紧张,耐心劝说患者配合治疗或去看医生 病情波动后,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理解,不要指责和批评患者 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寻求专科医生帮助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在处理现场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如何预防病情急性波动 对患者治疗药物的调整一定要慎重 患者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后,要考虑是否会对患者病情有影响。如果会造成影响,建议患者家属要慎重对待 有些事情可以让患者部分知晓或事后再让知晓 尽量避免患者生活的环境发生急剧强烈的改变 秋冬(10月、11月)、冬春(2月、3月)季节交替容易出现病情波动,尽量在这个时期不进行药物调整,以减少病情波动的发生 建议患者每年进行系统身体检查一次 躁狂发作 持续情感高涨,超过一周 临床表现: “三高”症状 易激惹、做事不计后果、鲁莽草率 冲动风险高 可伴有精神病症状 预后好,不残留,易反复发作 与躁狂患者接触技巧 言语温和、态度和蔼、亲切、耐心 不与患者争论、不讽刺、不嘲笑、不激惹 患者话多,可采取引导、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患者提出不合理要求,先不拒绝,也不应允,可以转移注意力,岔开话题 尽量不强制患者 抑郁障碍 定义:持续情绪低落,超过两周 临床表现: 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常见分类: 抑郁发作:轻、中、重度抑郁发作 复发性抑郁:轻、中、重度抑郁发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心境恶劣 抑郁发作伴自杀的处理 自杀风险因素: 年龄(45岁以上);酒依赖;易激怒、冲动暴力行为; 既往有自杀行为;男性;拒绝接受帮助;抑郁症合并自 责后悔与焦虑,经久未愈;曾住院治疗的精神科患者; 遭遇重大生活事件;严重焦虑和惊恐发作 关于自杀 既属于社会问题,又属于医学问题 是人类的悲剧,自杀者是解脱,却给周围人带来痛苦 对自杀者不应该歧视和惩罚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自杀的人口学资料 性别:男性 女性,中国男女比例相当 年龄:青年人和老年人 婚姻:已婚者低,未婚、离异、鳏寡者高 职业:知识阶层或专业人士高,如医生、作家 教育水平:学历低自杀率高 经济状况:比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