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景蜀慧 【内容提要】本文从魏晋之际政治局势与皇甫谧所患疾病之关系这一特殊的切入视角,结合皇甫谧的地域家世学术文化背景,分析他在魏晋政局中基本的政治态度及思想情感。文中较多地使用传统医学理论和唐以前中医古籍中的相关材料,与正史所载皇甫谧在正始末年“得风痹疾”和甘露中“病风”“苦聋”的情况相映证,指出其罹疾之基本原因,和当时朝中紧张的政治气氛所引发的情志忧惧不安、其羸弱的体质状况、以及居处环境、汉魏时期频发的寒冷灾害性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进而依据中医病机之说,对其“风痹”和“病风”的不同病因病机及证候等加以区别辩证,以说明其实际病况,并初步涉及他所以选用服寒食药以疗痼疾之缘由等。皇甫谧在魏末坚拒征辟,隐居著述,精研医理,以学术事业终其一身的人生选择以及他在中古学术文化史中的真正地位由此得以更深理解。   皇甫谧是魏晋士人中一个相当独特的人物。他生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国势最盛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亲眼目睹了魏晋最高权力转换的整个过程。虽与魏末名士阮籍嵇康属于同一代人,却在政治和思想上都处于一种较为边缘的地位,既没有卷入作为当时关注焦点、与士人进退出处密切相关的自然名教之争等玄学讨论,也未对曹马两派的派别和权力之争表现出明显是非之意。但当司马氏掌握政权,士人纷纷归顺入仕之时,他却不从流俗,坚决不应征辟,隐居著述,精研医理,以学术事业终其一生。由他所开创的河西学术一脉,在中古思想文化学术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历史的表层,我们不难看到皇甫谧是以久婴笃疾的理由,拒绝朝廷的征辟,也借不仕的态度,表明了他的政治人生选择,展现了他的人格精神[1]。而在历史的更深层面,他是何以罹致废疾以及所在时代的政治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了他的精神体质和疾病进程,也许对于我们真正深入理解其人其学及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真实状况,是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本文拟从魏晋之际的政治局势对皇甫谧所患诸疾之影响这一特殊的观察视角入手,结合其地域家世学术文化背景,去探寻其人在魏晋之世的心路历程,并由此认识他的人生选择以及他在中古学术文化史中的真正地位。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世途险恶,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权力斗争,使士人的生存环境异常艰难。对此,学者论之已详。要之,魏末朝廷内曾有过四次钜变,即正始十年(249)春的高平陵事件;嘉平六年(254)李丰、夏侯玄、许允等曹爽余党的被诛;嘉平六年秋魏少帝曹芳的被废;以及甘露五年(260)高贵乡公曹髦的被弑。此四次事件作为魏晋间政治冲突的集中表现,在大批士人卷入其中,成为牺牲品的同时,也对社会中一般士人的思想感情产生极大震动,导致他们内心若干传统价值观念的严重扰乱。   作为魏晋间一系列废立弑逆事件的亲历者,皇甫谧对当时政治中所发生的一切有何感受呢?他在此时期罹患笃疾的情况,恰好为治史者留下了一些通常易被忽略的历史线索。因此,我们可首先留意一下有关皇甫谧前后所患疾病的具体时间问题。   根据现有史料,可知皇甫谧先是在正始九、十年间“得风痹疾”。本传载皇甫谧在泰始三年(267年)前后上晋武帝疏中,有“久婴笃疾,……十有九载”之言,说明皇甫谧罹患风痹疾之时间,当在曹魏正始九年(248年)前后,时年三十四岁左右;其后即开始学医“习览经方”;甘露中(256-260年)病情加剧,“病风”“苦聋”,其后作《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2];大致在甘露末景元初,开始“服寒食药”,由于“性与之忤”,又“违错节度”,造成身心极大痛苦,几欲自杀,其泰始三年上武帝疏中,自言服寒食药违错节度已七年,推其时在魏甘露五年(260年)前后,时皇甫谧四十六岁左右[3];此期间作《释劝》,表明了他拒绝出仕,并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医道的态度;再其后,或由于朝廷前后敦迫出仕,环境压力加大的因素,病情趋于恶化,故作《笃终》安排后事,其时大致当在泰始末年(273年前后),不足六十岁时[4]。   从上述疾病进程中,可以发现,皇甫谧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与魏末朝中所发生的几次政治变故在时间上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微妙相联。可以推想,这种时间上的契合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在当时思想情感与政治倾向的独特表露。如对皇甫谧本人的家世、学术背景和深层思想等作一番考察,还应当说,这种一致并非偶然巧合。二   皇甫谧出身西州著姓,家世忠义尚武。汉魏陇右河西地区, 士风民俗与文化风气自来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作为汉以来的西北边陲重地, 雍凉士民, 浸染羌胡之风, 本身多好勇尚武, 娴于弓马。《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八(下)言: ? ?(凉州)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誖逆亡道,家属徙焉。习俗颇殊,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保边塞,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马为务;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