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质学及土力学 绪论教材编辑.ppt
在此以后一直到50~60年代,土力学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原有理论与试验的充实和完善。 在此期间,崔托继奇、索科洛夫、斯基、泰勒、比奥特、斯开普顿、华肖普、詹布、费洛林都作出了有效的成绩。 在这阶段我国的土力学家黄文熙教授提出了非均值地基的应力分布和考虑侧向变形的沉降计算方法。发表了用振动三轴仪探讨饱和砂土地基和土坝的抗液化稳定问题,研制出了第一台振动三轴仪。 陈宗基教授提出了软粘土的流变模式的次固结理论,这些成就都引起了国际科学家的注意。 总的看来,上述这些工作基本是对以古典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古典土力学” 的发展和完善,也就是说假设土符合理想弹性体和理想塑性体的应力应变条件。 绪论:土力学的发展简史 四、土力学的发展趋势 早在1936年容杜利克(L.Rendulic)就发现了土的剪胀性,(这是一般固体材料没有的)并发现土的应力一应变是非线性的。因此古典弹塑性理论不完全符合土的实际情况,因而不能满足重型,高大高精密建筑工程的需要。过去由于计算手段的限制,使非线性理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新的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土力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即不是把土作为理想弹塑性体,而是作为“土”来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的研究还着重于非线性应力一应变及模型的建立,以便用数学的方法加以描述。虽然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很大努力提出了不少模型,但由于土的复杂性,这些描述还没有取得统一认识,但是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研究,人们一定会对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型,从而摆脱古典弹塑性理论,建立新的土力学理论。 近二,三十年来,土力学的发展非常迅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 绪论:土力学的发展简史 什么是土? ? 土及土力学有哪些特点? ? 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 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 ? 如何学好土力学? ? 土力学的发展简史 ? 绪 论 教学环节 :讲课+习题课 (44学时) 实验课 (16学时) 考核及成绩:80% (结课考试) 5% (平时作业、测验) 15% (实验报告) 土力学课程的安排和要求 大课、实验课必须出席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抄袭、迟交或不认真完成者在平时成绩中扣分。为鼓励个人独立完成,作业错误不扣分。 课程要求: 课前课后教室答疑 平时教师和助教办公室答疑 根据要求,安排集中答疑 期末集中答疑 答疑安排: 主讲:杨小荟(主楼609 助教: 试验:刘九功(主楼114土质学实验室 李冬霞(主楼118土力学实验室 试验现场照片 15人不幸遇难,11人受伤 死者当中 实验人员 1人 参观者 10人 报社记者 1人 电视采访人员 3人 事故伤亡情况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 强度问题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地基失稳 香港宝城滑坡 阪神等大地震中地基液化 泥石流室外试验事故 案例总结(一)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比 萨 斜 塔 1173年:动工 1360年:再复工,至1370年竣工, 全塔共8层,高度为55m 1272年:复工,经6年,至7层, 高48m,再停工 1178年:至4层中,高约29m, 因倾斜停工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塔向南倾斜,南北两端沉降差1.80m,塔顶离中心线已达5.27m,倾斜5.5° 原因: 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为粉土和粘土层,强度低,变形大。 比 萨 斜 塔 1590年: 伽利略在此塔做 自由落体实验 1990年停止开放。 按南侧每年沉降1.4mm推算,2003或2004年斜塔可能倒塌。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1838-1839:挖环形基坑卸载 1933-1935:基坑防水处理 基础环灌浆加固 1990年1月: 封闭 处理措施 比 萨 斜 塔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1992年7月:加固塔身,用压重法和取土法进行地基处理 在斜塔北侧的塔基下码放了数百吨重的铅块,并使用钢丝绳从斜塔的腰部向北侧拽住,还抽走了斜塔北侧的许多淤泥,并在塔基地下打入10根50米长的钢柱。 历时10年半的比萨斜塔拯救工作已全部结束。纠偏校斜43.8厘米,除自然因素外,可确保3个世纪内不发生倒塌危险。 目 前 : 已向游人开放。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苏州虎丘塔 概况:位于虎丘公园山顶,建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