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空气微生物的调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江三中2013年暑期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九江市空气微生物的调查 课题编号: 课题组长: 张哲 课题成员: 吴心妍,梁爽,李尚霖 班 级:高二7班 指导老师:方少俊 2013年8月8日 课题组活动照片 压片盖片观察采样染色 压片 盖片 观察 采样 染色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66499239 摘要 PAGEREF _Toc366499239 \h 1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0 关键词 PAGEREF _Toc366499240 \h 1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1 前言 PAGEREF _Toc366499241 \h 1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2 1材料与方法 PAGEREF _Toc366499242 \h 1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3 1.1 材料 PAGEREF _Toc366499243 \h 1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4 1.2 方法 PAGEREF _Toc366499244 \h 2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5 2 结果与分析 PAGEREF _Toc366499245 \h 3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6 2.1 微生物菌落计数 PAGEREF _Toc366499246 \h 3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7 2.2 微生物形态特征 PAGEREF _Toc366499247 \h 5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8 3 讨论 PAGEREF _Toc366499248 \h 7 HYPERLINK \l _Toc366499249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66499249 \h 8 HYPERLINK \l _Toc366499250 心得体会 PAGEREF _Toc366499250 \h 9 PAGE \* MERGEFORMAT 8 摘要 空气质量日益引起是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平板沉降法,采集了九江市15个公共场所空气中的微生物,并对培养后的各微生物的菌落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用显微镜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形态进行了观察、染色鉴定,结果表明,与2003年相比,九江市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增加了6.91%,其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霉菌等。其中细菌主要包括杆菌和球菌,有些细菌能够产荚膜;霉菌包括黄曲霉、黑曲霉、青霉和其他未知霉菌。在交通车辆多、绿化程度小和人流量大的地方,微生物数量也越多。这些结果表明,要提高空气质量,需要控制车流量、增加绿化面积,另外,路面多洒水,避免灰尘扬起,也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平板沉降法;九江;生活环境 前言 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而空气污染则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空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空气中的粉尘和液滴由于会吸附有毒物质,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呼吸系统,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增加,同时这些粉尘和液滴也是空气中各类微生物栖息的场所,粉尘液滴多微生物也必然会多,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些年来,九江市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而关于九江市空气中主要微生物的种类有何变化、它们与空气污染有何关系等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九江市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全面调查。 1材料与方法 材料 1.1.1 培养基 酵母膏4 g,葡萄糖4 g,麦芽膏10 g,复合维生素3.5 mg,微量盐1 mL,定容至1000 mL,pH 7.2。(微量盐组成:FeSO4·7H2O 0.2 g,MnCl2·4H2O 0.1 g,ZnSO4·7H2O 0.1 g,双蒸水100 mL)。 1.1.2 仪器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电热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竹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电子天平等。 1.1.3 其他试剂 番红染液、墨汁、无菌水。 1.2 方法 1.2.1 培养基配制、灭菌与平板制备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三角瓶中,在灭菌锅内加入足够水,盖上灭菌锅盖,121℃灭菌30 min,待温度冷却到45℃左右,将培养基倒入无菌干燥培养皿中,待凝固即可用于实验。 1.2.2 空气微生物样品采集与培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