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后限时自测(含解析).doc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后限时自测(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课后限时自测(三十五)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14·荆州质检)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大量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O和O2      B.H2和CO C.HCl(g)和NH3 D.SO2和CO2 【解析】 A项,2NO+O2===2NO2,二者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H2和CO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H2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C项,氯化氢与氨气相遇生成白烟:NH3(g)+HCl(g)===NH4Cl(s),错误;D项,SO2与CO2不反应,且它们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 【答案】 D 2. (2014·安庆高三检测)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乙醇 ④Na2C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A.①③⑤ B.②⑥ C.③⑤ D.①②④ 【解析】 ②加入KNO3溶液后不再产生H2,会产生NO气体。④Na2CO3溶液会与H2SO4反应生成CO2,既消耗H2SO4又会使H2不纯净。⑤CCl4在下层,使稀H2SO4与锌粒接触。⑥浓氨水会与H2SO4反应。 【答案】 A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A选项,左边试管中的导管,长管应变短、短管应变长;B选项,两种药品位置应颠倒过来;C选项,实验室常用NH4Cl和Ca(OH)2混合加热制备NH3,如果用如图方法则会使导管堵塞。 【答案】 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证明非金属性ClCSi B.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制备少量氧气 【解析】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该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盐酸属于无氧酸,故A错误。氨气不溶于CCl4但易溶于水,故B装置可吸收氨气并可防止倒吸,故B正确。NO2可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所以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过氧化钠虽然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但过氧化钠是粉末状固体,有孔塑料板起不到任何作用,故D错误。 【答案】 B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用药品和干燥剂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制取的气体 药品 干燥剂 A H2 Zn和稀硫酸 浓H2SO4 B Cl2 KClO3和浓盐酸 碱石灰 C HCl 固体NaCl和稀H2SO4 碱石灰 D NH3 NH4Cl和熟石灰 P2O5 【解析】 A项中制取H2的药品及干燥剂的选择均正确;B项中干燥剂选择错误,因为Cl2能与碱发生反应,应选浓H2SO4为干燥剂;C项中药品与干燥剂选择均错误,应用浓硫酸作药品,P2O5或CaCl2为干燥剂;D项中的干燥剂选择错误,应用碱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 A 6.(2014·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HCl的溶解性   B.制备Fe(OH)2 C.干燥并收集NH3  D.利用电解法制H2和Cl2 【解析】 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圆底烧瓶中,HCl溶解导致圆底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体积膨胀,A项正确;CCl4的密度比水大,不能防止O2将Fe(OH)2氧化,B项错误;NH3是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这样收集气体集气瓶中排出的是空气,并可用倒扣的漏斗吸收尾气,能防止倒吸,C项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石墨作阳极,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2H++2e-===H2↑,D项正确。 【答案】 B 7.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A.①⑤⑧ B.③④⑦ C.②⑤⑥ D.②④⑧ 【解析】 用H2O2制O2的反应原理为2H2O2eq \o(=====,\s\up11(MnO2))2H2O+O2↑,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选②作为制取装置;干燥O2可选用④或⑤装置;要收集干燥的O2选用⑥或⑧装置,故合理的装置组合为②⑤⑥或②④⑥。 【答案】 C 8.(2014·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Ⅰ       Ⅱ     Ⅲ          Ⅳ A.实验Ⅰ:制取并收集氢气 B.实验Ⅱ: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 C.实验Ⅲ: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D.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解析】 图Ⅰ收集氢气的试管塞上单孔塞,空气无法被排出,还会产生危险,A项错误;图Ⅱ该实验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碱石灰(U型管和干燥管中填充物)可以起到干燥氨气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