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总体设计 - 设计过程及算例.doc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无人机总体设计算例 任务要求:飞行高度:30-200m,飞行速度:40-90km/h,巡航速度:18m/s,最大飞行速度28m/s,爬升率4m/s,续航时间:1h ,最大过载1.7,任务载荷重量:0.5kg,背包式运输,发射方式:手抛式,回收方式:机腹着陆 设计过程: 1.布局形式及布局初步设计 无尾布局 【方法:参考已有同类无人机】 确定布局形式:主要是机翼、垂尾、动力、起落架等。 (1)机翼 根据经验或同类飞机确定: 展弦比 5.5-6,尖削比 0.4-0.5,后掠角 28°,下反角 1.5°, 安装角2° 展弦比 【展弦比增大,升致阻力减小,升阻比增大】 【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雷诺数降低,气动效率降低】 【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翼型厚度减小,机翼结构重量上升】 尖削比 【尖削比影响升力展向分布,当展向升力分布接近椭圆时,升致阻力最小,低速机翼一般取0.4-0.5】 后掠角 【后掠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大,配下反角】 【后掠角增加,尾翼舵效增加】 【后掠角增加,纵向阻尼增强,纵向动稳定性增强】 下反角 【上反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加,下反角相反】 安装角 【巡航阻力最小对应机翼的迎角,通用航空飞机和自制飞机的安装角大约为2° ,运输机大约为1° ,军用飞机大约为0°,在以后的设计阶段,可通过气动计算来检查设计状态所需要的机翼实际的安装角。】 机翼外型草图 (2)垂尾 垂尾形式:翼尖垂尾 尾空系数:Cvt=0.04/2=0.02 【双重尾】 (3)动力系统形式 电动无人机推进系统安装位置主要有:机头拉进式、机尾推进式、单发机翼前缘拉进式、双发形式、单发机翼后缘推进式。下面研究各种布置形式对布局设计的影响。 动力形式 优点 缺点 实例 机头拉进式 螺旋桨前方进气稳定未被干扰; 容易实现重心位置设计; 手抛发射不会对发射员造成危害; 排气被机身和机翼阻止,影响动力系统的效率; 回收降落时,电动机和螺旋桨容易触地损坏 机尾推进式 机头可以安装任务设备; 螺旋桨也不容易在着陆时触地损坏; 对螺旋桨的干扰较小; 重心配置在设计重心点非常困难; 单发翼前缘拉进式 电动机不在占用机头位置; 以便在机头安装任务设备; 机身的阻力会产生一个较大的低头力矩; 过高的机身也增大的结构重量,浸润面积也比较大 双发翼前缘拉进式 机头安装摄像设备 布置需要两台电动机,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单发机翼后缘推进式 机头安装摄像设备 螺旋桨的滑流直接吹在尾翼上,造成无人机的稳定性变化 本方案为:机尾推进式 2.无人机升阻特性(极曲线)估算 前面确定了机翼的基本参数,要确定无人机的具体机翼参数,还需要知道“起飞重量”、“翼载荷”,然后进行布局缩放。 确定起飞重量,关键是电池重量,电池重量由飞机需要的能量决定,能量由飞机升阻特性决定。升阻特性由飞机布局形式决定,可参考同类飞机,进行初步估算。 飞机的极曲线: 零升阻力系数 ,一般可取为2.X(一张纸打比方) 【参考面积统一为机翼面积】 对于机身: 对于机翼、尾翼,一般以翼型最大相对厚度为基础计算。 也可以直接根据各类飞机的统计值,选取参考值。 这里假设:机翼:,则; 机身:取,则; 垂尾:,则; (2)升致阻力因子 对于后掠翼飞机: 至此,可以估算得到飞机的极曲线 (3)飞机极曲线 升阻比最大时, 最大升阻比: 3.功重比与翼载荷的确定 如果飞机重量知道, 获得了升阻特性,根据速度可以得到功率需求, 根据航时要求可以得到能量要求, 即:起飞重量决定功率能量 但是起飞重量主要包括机体结构、任务设备、动力装置、电池。而电池重量又决定它包含的能量的多少。 即:功率能量决定起飞重量 确定其中一个需要依靠对方,从而提出功重比的概念。 起飞重量决定机翼大小,机翼大小又决定起飞重量,从而提出翼载荷的概念。 根据功率需求,可推出飞机功重比与翼载荷的约束分析方程: 一般情况下,可先根据经验值确定翼载,然后在无人机巡航、爬升、盘旋、最大飞行速度等多个工况下,由翼载计算功重比。 表4-1 无尾布局小型电动无人机参数统计 名称 翼展(m) 机长(m) 机翼面积(m2) 重量(kg) 翼载荷(kg/m2) Dragon Eye 1.14 0.9 0.35 2.7 7.7 Duigan 3 - 0.9 6.5 7.2 P15035 1.5 1.06 0.525 2.9-4.6 5.52-8.76 UAVZALA421-08 0.8 0.41 0.25 1.7 6.8 从统计值可知,翼载可取7kg/m2 代入上式,可得到 巡航状态:V=18m/s:功重比为:11.19W/kg 爬升状态: 手抛速度V=10m/s: V=0.5(人手抛速度+巡航速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