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丛林穿越与风险辨识主题工作坊
教育部體育署
106-107年度山野教育培訓種子教師研習教師增能工作坊-叢林穿越與風險辨識主題 報名簡章
依據
教育部體育署106年5月31日臺教體署秘(二)字第1060016354號函辦理。
目的
培養教育部體育署推動山野教育所需種子教師人才,協助種子教師增強實施山野教育所需之教學能力與課程安全。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教育部體育署
承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研習對象
對象:全國各中小學教師,詳細資格請參照第七點。
預計招收人數:20人
研習日期與地點
研習日期:106年11月25-26日(星期六~星期日) (若延期則另公告)
研習地點:宜蘭縣頭城鎮與新北市坪林交界處之石硿古道區域。
(如因課程執行或不可抗力之因素考量需更換地點,則研習地點另公告之)
報到時間:106年11月25日上午9時00分
報到地點:宜蘭縣外澳火車站
研習進行方式
本研習為培訓山野教育種子教師進階登山與野外叢林穿越經驗,將會歷經重裝健行、叢林穿越、搭帳露宿、野外炊煮以及共同準備和背負團體裝備之歷程,並會於行進過程中多次停下進行實地操作,並非一般登山行程。
報名參與本研習課程成員需具備下列條件:
符合簡章中第七點之必備審核資格。
願意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野外課程,並能錄取後在工作人員協調下自主與其他團隊成員進行討論與行前準備。
共同分攤團隊裝備之意願與能力:每位參與成員將共同分攤團體食材、裝備。
具備個人登山裝備(詳附件一,團體裝備由主辦單位準備)。
報名資訊與錄取資格審核方式
本研習為依照報名者於報名系統中填寫之各項資格進行審核(標準請詳見第五項),並非依報名先後決定錄取與否,先行敘明。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6年10月17日(星期二) 2400時。
報名方式(以下兩步驟均須完成,方完成報名):
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線上報名(課程代碼 2273775)
於全教網報名結束後,請至https://goo.gl/zmyqrY填寫詳細報名資料,並請依照報名系統各項問題進行填寫,此為報名審核重要依據之一。。
名額:
正取20名,備取4名。
正取名單於106年10月18日下午14:00公布於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此研習資訊頁面;並同時以e-mail和簡訊個別通知正備取教師。(未錄取者恕不個別通知)
若備取者於106年11月1日12:00前尚未接獲遞補通知,則代表未遞補成功,請毋須再行等待。
審核標準為:
必備資格:已完成教育部體育署山野教育師資培訓研習初階室內外與進階室外課程者(缺一不可)。
除具備前述資格外,再將依據下列資格進行排序審核:
106年度山野教育種子學校所屬教師,且為山野教育計劃執行成員。
其他各年度山野教育種子學校所屬教師,且為山野教育計劃執行成員。
所屬學校非種子學校,但已開始帶領學生進行山野教育課程(惠請提供近兩年內的帶領課程紀錄)。
非上述3項資格,但對於山野教育有興趣。
報名者於錄取後請務必協助填寫健康調查表。
研習費用:免費,但請自行預備戶外課程二日份之午餐與行動糧。
聯絡人:陶楷鈞 先生、張伊寧 小姐 (02)7734-1876 / 0905-665-600
電子郵件: HYPERLINK mailto:mountainedu2013@ mountainedu2013@
其他注意事項
本研習為教育部體育署之計畫,請各校准予參加教師以公(差)假方式參加研習。
全程參與者核發18小時教師研習時數。
攜帶裝備:請參考【附件一】。
此次兩天一夜研習之團體糧食由參與者討論分工,分組名單將於錄取後公布,食材購買費用由主辦單位支付。
如因課程執行考量或活動區域乘載量限制、颱風、豪大雨、公路坍方等不可抗力因素需延期或更改地點,將另行通知錄取之教師。
如遇錄取學員無法配合主辦單位規畫進行行前預備時或行前裝備整檢時未預備合宜裝備,基於登山與人身安全之考量,主辦單位有權婉拒學員繼續參與本活動。
研習課程內容:
海拔兩千公尺以下的中級山地帶不似於高山環境,隨處都有稜線山頭可供辨識,因此如何在茂密的森林路徑當中辨識前進的方向以及可行的路徑,是避免迷途的關鍵。
中級山地帶,也是動植物活躍的天堂,獸徑與人類的路徑交錯縱橫,即使是同一條山徑也會因季節遞嬗而有不同的風險考量。
本次教師增能工作坊,將以叢林穿越技術與風險辨識作為教學主題,學習如何在中級山區域進行叢林穿越與森林定位,也同時複習在進階與初階課程當中所教授的野外生活技術。
本次工作坊主要包含以下項目:
戶外環境風險識別
叢林穿越技術練習:森林定位、路跡與足跡辨識。
LNT、外帳搭設與野外炊事技術複習。
夜間獨處練習
研習課程表
戶外課 D1-11/25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課程重點
0900-0930
集合
宜蘭外澳火車站
0930-1030
暖身出發
準備與敬山儀式
外澳火車站
敬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基于分裂高斯混合模型的背景建模算法-计算机工程.PDF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无线传感网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一种基于上升缘与下降缘的语音分割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DF
-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的近似模型构造方法-燕山大学学报.PDF
- 一种基于循环并行模式的多核优化方法-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与模糊自适应共振的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一种基于滤波器矩阵的Hammerstein预失真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PDF
- 一种基于新的不确定语言集成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海南师范大学.PDF
- 一种基于线性时频分布和二进制阈值特征矩阵的电能-Engineering.PDF
- 一种复杂网络路由策略的普适优化算法-物理学报.PDF
- 东亚地区春冬季与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国气象科学.PDF
- 东亚国家跨区域双边FTA的多样化动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PDF
- 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空间多模态特征Multispatial-大气科学学院.PDF
- 东亚夏季风的气候北界指标及其年际变化研究ViewTableofContents.PDF
- 东亚大气环境与气候国际合作研究.PDF
- 东亚夏季风的自然变率———NCARCam3模拟结果-大气科学学报.PDF
- 东亚夏季风强弱年大气环流和热源异常对比分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PDF
- 东亚高空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及沙尘输送特征研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PDF
- 东北农业区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及对区域增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PDF
- 东北地区植物带保护坡耕地水土资源效果研究-资源科学.PDF
最近下载
- 2025年文山州砚山县中医医院第十一期招聘(1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C186015【基础】2025年海南医学院105300公共卫生《353卫生综合之医学统计学》考研基础.pdf VIP
- 2025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一套答案.docx
-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有机磷农药中毒.ppt VIP
- 骨科手术护理培训.pptx VIP
- 2025退役分类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护线宣传方案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文山州砚山县中医医院第十一期招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SL 557-2012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