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寒潮过程的多种相态降水机理分析-高原气象.PDF

一次寒潮过程的多种相态降水机理分析-高原气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次寒潮过程的多种相态降水机理分析-高原气象

第33卷 第1期 高 原 气 象 Vol.33 No.1               2014年2月 PLATEAUMETEOROLOGY               February,2014 张备,尹东屏,孙燕,等.一次寒潮过程的多种相态降水机理分析[J].高原气象,2014,33(1):190 198,doi:10.7522/j. issn.10000534.2012.00171. 一次寒潮过程的多种相态降水机理分析 1 2 3 1 3 张 备 , 尹东屏 , 孙 燕 , 曾明剑 , 王 易 (1.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09;2.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南京 210008; 3.江苏省气象台,南京 210008) 摘要:利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3,从环流形势、动力机制、温湿特 征等方面对2010年2月9 11日江苏一次雨、雪、冻雨、冰雹等不同相态的寒潮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冻雨和雪的大气层结有明显差异,冻雨发生时在对流层中低层有融化层,融化层内温度为1~ 2℃,近地面气温低于0℃;降雪发生时,整层大气温度都在0℃以下。对流层中低层大量的水汽平流 和暖平流是造成冬季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原因,冬季产生冰雹的“高架雷暴”位于近地面冷池之上,冰雹 出现前对流层中上层有干空气侵入。WRFV3模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雨和冻雨出现时对流层低层 都有雨滴存在,降雪时对流层低层的雨滴消失。 关键词:降水相态;锋面;大气层结;温湿度平流;微物理现象 文章编号:10000534(2014)01019009  中图分类号:P426.63 文献标志码:A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71 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10 11日连续两天江苏 1 引言 同时出现雨、雷雨、冻雨、雨夹雪、雪、3~4mm的   自2008年初南方出现大范围冰冻雨雪天气以 小冰雹等不同相态降水,一次寒潮过程几乎包括了 来,气象工作者加强了对降水相态的研究[1-13]。罗 冬季降水的各种类型,实属罕见。以往对冬季对流 海波等[1]认为,冻雨的产生与融化层、冷冻层的厚 性天气的分析较少,对雷雨、冻雨、冰雹和雪等多 度和强度有关,融化层过厚、过薄以及冷冻层过厚 种降水相态之间转化的物理机制分析更少,本次降 [14-16] 水过程相态变化迅速且各阶段清晰,因此有必要从 都不利于形成冻雨。Stewartetal 对冻雨及过 渡区域的冬季降水类型做了研究分析,给出了降水 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以期得 类型分布的结构模型,并指出温度层结和地面温度 到有关冬季各种相态降水形成的动力、热力结构, [17] 从而研究温度平流和水汽平流以及它们的垂直变化 的细小变化能改变降水类型。Bernstein 研究了 产生冷雨、冻雨和小冰珠等不同降水类型的局地气 对降水相态转变的重要作用。 象条件。国内对于冰雹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夏季, 2 资料选取 在大尺度环境、中小尺度的温湿条件方面都有很多 [18-19] [20]   2010年2月8日夜里,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 深入的研究 。赵燕生 研究了江苏冰雹产生 的气候特征,指出江苏一年四季都有可能降雹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