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新型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研究.docVIP

光伏发电系统新型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伏发电系统新型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研究 第25卷第3期 2012年3月 广东电力 GUANGDONGELECTRICPOWER V01.25NO.3 Mar.2012 光伏发电系统新型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研究 颜永光 (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分析了光伏电池等效模型及其输出特性,对实行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k— ing,MPPT)技术的恒定电压控制法,电导增量法和扰动观测法3种常用算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一种 新型MPPT算法——梯度搜索法,利用MATLAB对梯度搜索法进行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 有效,可行.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梯度搜索法;MATLAB仿真 中图分类号:TM61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90X(2()12)03-0065—03 ResearchonNew—type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Method forPhotovoltaicGenerationSystem YANYongguang (YangjiangPowerSupplyBureauofGuangdongPowerGridCorporation,Yangjiang,Guangdong5295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photovoltaiccellandtheoutputcharacteristicandcomparativelyanalyzesmeritsanddemerits ofconstantvoltagecontrolmethod,incrementalconductancemethodanddisturbanceobservationmethodformaximum powerpointtracking(MPPT)technology.ItproposesanewMPPTalgorithm,gradientsearchmethod.Simulationonout— putcharacteristicofphotovoltaiccellbymeansofMatlabisconductedandtheresultshowsthatthealgorithmiseffective andfeasible. Keywords:solarpower;photovoltaicpowergenerationsystem;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method;gradientsearch method;Matlabsimulation 光伏电池是典型的非线性电源,其转换效率低 且实际输出功率会随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等气象条 件的变化而变化l_1].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很有必 要对太阳能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即实行最大 功率点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 MPPT)技术.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MPPT跟踪算 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光伏电池等效模型及其输出特性 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光伏 电池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根据电子学理论,光伏电池等效数学模型为 收稿日期:2011-09.15 fI厶lI,shf 五I『 蚓.了R ,d为二极管结电流;/ph为光伏电池的光生电流;R.为串联等效电 阻;Rh为并联等效电阻;/sh为并联支路电流. 图1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图 ,=Iphm{exp[一.㈩ 式中:,,分别为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和电压; ,I】为光伏电池单元的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其数量 级为10A;q为单位电荷,1.6×10C;A为 无量纲二极管因子;K为波耳兹曼常数,1.38× 10J/K;T为光伏电池单元的绝对环境温度, 广东电力第25卷 K;Iph与入射光强度(以下简称光强度)成正比. 对于光伏电池来说,式(1)中(U+IR)/R的 数值非常小,可以忽略.取=q/AKT,则光伏 电池的,.u特性计算式可近似表述为 ,=I.h—I{)[exp(U+IR)一1].(2) 光伏系统在开路状态时,I=0,U=U;在 短路状态时,I=I,U=0;在最大功率点时,,= ,,U=【,,aP/aU=0.其中U为开路电 压;,为短路电流,,丌吼,己,分别为光伏电池最 大输出电流和电压;P为光伏电池的功率. 根据光伏系统在最大功率点处和开路状态下的 条件,可以求得光伏电池阵列体系模型.其,_【, 特性和P特性均为环境环境温度和光强度的函 数,如图2所示. 图2光伏电池『-U和P.O特性曲线 2光伏系统MPPT算法比较 为获得最大功率输出,光伏发电系统均需配置 最大功率点跟踪装置,其任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