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试题:第12讲巩固练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试题:第12讲巩固练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讲巩固练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古代中国 的科技成就 雕版印刷术发展的原因 1 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 吴道子绘画风格的世俗化 2 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3 文学成就 宋词的时代特色 4 明清时期小说地位比较低 5 明代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6 综合 7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邯郸一模)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版” 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解析:B 民国时期的王修说出了材料的本质问题,雕版印刷是因为“需之者众”,唐朝的日历、佛像印刷量大的原因就在于此,即满足了社会的需求,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中外交流,A项偏离主题。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是日历和佛像,而是“经书史籍”,实际状况是“初无版行”,C项没有理解王修的观点。材料中雕版印刷都是民间的行为,不是政府组织的印刷,D项错误。 2.(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 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解析:B 无论是唐代武士俑还是画家本人的面貌,都很明显并不是外来美术风格,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他(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人物神韵意趣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吴道子的宗教画并没有代表唐朝的绘画成就,故D项错误。 3.(2018·江苏南京二模)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帖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  ) 解析:B 据“奇峭端严”可判断该碑帖字体应为笔画详备、规矩严整的楷书,是颜真卿(人称颜鲁公)为父撰写的楷书碑文。《曹全碑》是隶书作品;《颜勤礼碑》是楷书字碑,《兰亭序》是行书佳作,《古诗四帖》是草书字体。 4.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 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解析:B 据材料“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可知,宋代文艺具有商品化、大众化趋势,故B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不能得出A项结论;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而是市民阶层的休闲生活,故排除C项; D项表述不能从材料中推出,排除。 5.(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明清时期,对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史书记载不详,甚至连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都语焉不详。这说明(  ) A.小说的文学地位比较低 B.两部小说内容与历史无关 C.小说在当时流传不广泛 D.当时人们没有著作权意识 解析:A 中国古代文学一直存在着雅俗之分,俗文学被认为是市井之徒的消遣,不登大雅之堂,备受士大夫之蔑视,小说属于俗文化,地位低下,A项正确。俗文化大都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备受市民阶层的推崇,B、C两项错误。没有著作权意识无法解释题干所述现象,D项错误。 6.(2018·河北衡水调研)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解析:B 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者经济收益,不仅仅是通过科举,说明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是在中唐至宋代,明代中后期厉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市民阶层是市镇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材料中很多不是市民阶层,C项说法片面。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7.(2018·四川德阳诊断)阅读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