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07年硕士生考试大纲动力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动力气象学》考试大纲
本《动力气象学》考试大纲不仅适用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气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也适应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气象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力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相关学科专业(包括海洋气象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和基本动力特征、涡旋运动与准地转模式、大气中的波动、大气不稳定理论、热带大气动力学以及大气环流及其数值模拟。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和清楚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天气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和机理,特别是海洋过程在全球天气系统变化中的作用机理。掌握大气运动基本方程及其变形,掌握大气中的主要波动类型和小扰动方法,掌握大气中存在的主要的不稳定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掌握热带大气动力学的特征及其与中、高纬度的差异,熟悉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大气环流的数值模拟,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1.地球和大气的基本特征
2.运动方程
3.连续性方程
4.状态方程、热力学方程和水汽方程
5.球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
6.局地直角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
7.β平面近似
8. 能量守恒定律
9. 尺度分析和基本方程组的简化
10.地转风与热成风
11.静力平衡
(二)涡旋运动与准地转模式
1.环流与环流定理
2.涡度方程、位涡度方程
3.浅水模型中的涡度方程
4.散度方程与平衡方程
5.准地转模式与准地转位涡度守衡定律
6.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和ω方程
(三)大气中的波动
1.小扰动的波动方程式
2.声波
3.重力波
4.惯性内波与惯性振荡
5.重力惯性外波和重力惯性内波
6.罗斯贝波
7.群速度和上游效应
(四)不稳定理论
1.不稳定的概念
2.惯性不稳定
3.正压不稳定
4.斜压不稳定
5.开尔文-赫姆霍兹不稳定
(五)热带大气动力学
1.热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及其尺度分析
2.混合罗斯贝-重力波和开尔文波
3.积云对流加热参数化
4.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和台风的发展
(六)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
2.角动量平衡和输送
3.热量和水分平衡
4.能量循环
二、考试要求
(一)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1.熟悉并掌握地球自转角速度、地球的平均半径、标准大气压和标准大气密度的数值。
2.理解并掌握重力、气压梯度力、Coriolis力和β平面近似的概念,熟悉运动方程及其在球坐标下的形式,熟练掌握局地直角坐标系下的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3.理解并掌握位温的概念,了解连续性方程、状态方程和热力学方程。
4.了解并掌握大气中主要的能量形式,熟悉能量守恒定律。
5.了解并掌握大气运动的分类及其特征量;理解地转风、热成风和静力平衡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其公式。
(二)涡旋运动与准地转模式
1.了解环流的物理意义和环流定理;深入理解并掌握涡度、位涡度的概念,能够熟练掌握浅水模型中的涡度方程和位涡度守恒的推导。
2.了解散度方程和平衡方程,掌握准地转模式和准地转位涡度守衡,了解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和ω方程。
(三)大气中的波动
1.理解并熟练掌握小扰动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方程组的线性化。
2.了解并掌握大气波动的基本类型、特性及其形成的物理条件。
3.深入理解罗斯贝波的基本概念及其动力学性质,掌握经典的罗斯贝长波公式及其频散理论。
4.深入理解并区分波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掌握上游效应的概念。
(四)不稳定理论
1.理解并掌握波动不稳定的概念。
2.了解并掌握大气波动不稳定的基本类型、成因及其不稳定的判据。
3.掌握正压不稳定判据的推导、机理及其与基本气流分布的关系。
4.了解斜压不稳定的Eady模式和两层模式,掌握斜压不稳定的机理。
(五)热带大气动力学
1.了解并掌握热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了解赤道β平面近似下的大气运动方程。
2.了解并掌握低纬大气混合罗斯贝-重力波和开尔文波的基本特性及其形成的物理条件。
3.理解低纬小尺度对流与大尺度扰动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积云对流加热参数化的概念及其方法。
4.深入理解并掌握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的概念,了解台风的发展理论
(六)大气环流
1.掌握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和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观测事实,了解大气环流演变过程中角动量、热量和水分的平衡和输送以及能量的循环。
2. 了解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了解平流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北极海域权益分析-武汉大学学报.PDF
- 中国北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植物生态学报.PDF
- 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地层-第四纪研究.PDF
-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CTD数据集-geodoiaccn.PDF
- 中国南极考察28年来的进展-海洋综合管理.PDF
-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吉林残疾人联合会.DOC
-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表-萧山三中.DOC
-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重点内容及分析先秦文学.DOC
- 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CTCIS2014专栏论文.DOC
- 中国可降解膜覆盖对玉米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IngentaConnect.PDF
- 中国科学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试验室申请指引.DOC
- 中国科技论坛——创业板时代的科技创新峰会日程-中国科学技术.DOC
- 中国空气动力学青年科技奖提名书2018-10中国空气动力学会.DOC
- 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航线海洋气象保障考察报告-海洋预报.PDF
-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申报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DOC
- 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刘翔×多吃酱油皮肤会变黑×.doc
-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京建筑大学纪委办公室.DOC
- 中国老年学研究生论坛征稿通知2018-002中国老年学中国.DOC
-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LTE系统邻频合路研究-邮电设计技术.PDF
- 中国耕地变化区的气候背景对比分析-中国科学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