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边缘的罗氏波场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陆边缘的罗氏波场1

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 SCIENCE REPORTS OF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O. 16 , PP. 61-73 , 2 TABLES , 11 FIGS.. JANUARY. 1966 大陸邊緣的羅氏波場1 考整源2 蕭屏束, (民國75年 1月 1 7日收稿,同年1月 28日接受) 摘要 近年來在北大西洋西岸近大陸坡處測得明顯的地形羅氏波運動。為了了解這些波動,本文用數值方法來模擬大 陸邊緣大地形變化對正壓羅氏波場能量傳遞的影響。由於從大陸邊緣的定洩u資料中得知折射效應十分重要,因此在 模式中選擇二維地形變化且波動在沿等深線方向為有限長度,渦度擾動被源在模式中分別置於大陸棚、大陸坡及大 陸隆起1::.所周之波源為週期40天之點被源。 我們發現大地形變化對羅氏波場有明顯的效應。大陸坡可陷住波長較短的波動動能,且斜坡地形的不規則會造 成波動動能的集中。在大陸隆起上,若波動近大陸坡,波動會經大陸隆起的折射進入大陸斜坡。若波動距離大陸斜 坡遠時,則波動僅受大陸隆起的折射效應影響,往往在有限的沿岸距離無法到達大陸斜坡。當地形線被阻隔,反射 作用亦會造成能量的聚集。 一、前言 自從 1 960年代起,在北大西洋西部0 llttl 站 ( si te 0; 39.20oN, 700W) 海洋學家開始有計劃 的以錯測 ( moori ng)方法測量深海水文。 Thompson (1971) 首先分析 ft D 測站的數據 , 提出灣 流 ( Gulf Stream) 北邊水深500 公尺以下存在很強羅氏技場的假設 , 並以簡單羅民投模式來解釋水 文資料所得的統計數值。 Rhi nes (1971) 分析Thompson 之統計數值 , 得知對長週期被動在各頻率 帶搜動動能與深度無闕,合於正壓搜的眼設。然而 Rhi nes亦同時指出有不符合羅氏波特性之處。大 陸坡處大地形變化將反射大部分的改動,然而 Thompson的統計值僅符合單方向傳遞的羅氏渡。這 TAO 疑點稍後有了部分解釋。 Schmi tz (1 974) 從 tt D 測站附近的觀測中指出大陸坡 (conti nental slope) 與大陸隆起 ( cont i nental rise) 交接帶有長週期波動造成沿等深線方向動能最大值 , 因此在大陸 斜坡與大陸隆起間的地形會將波動陷住( wave trapping) 0 Thompson 和Luyten (1976) 指出斜壓 羅氏技亦可為地形所陷住。除了地形陷住的技動場外,折射效應亦為造成沒有反射技的原因。 Hogg (1 98 1) 指出由於海洋環境的不同 , 造成羅氏波折射效應 , 因而導致水平方向能量分佈的不均勻 。 他 利用能量傳遞路徑原理 ( ray theory) 推得在 0 測站附近大陸邊緣之羅氏技場皆發自 同一源頭 。 總結以上觀測我們知道:羅氏技受地形的折射,同時亦被地形所陷住,因此在大陸隆起上沒有反射技 的存在。 欲解釋以上的現象,需要大地形變化的羅氏波模式。在徵小變化地形時大部分能量會被反射 (Rhin郎, 1969) ,此一結果不符合實際。 Kroll 和 Nii1er (1 976 ) 最早研究大地形變化對一維正壓入 射渡的影響,他們將地形做指數近似,從解析解中得知,除了某些波長及週期的入射技外,其他的波 動能量仍會被反射,在斜壓羅氏波的情形結論亦同 ( Ou 和 Beardsley 1980) 。 以上模式均在沿岸方 向無地形的變化且在此方向為無窮長的正弦渡。這些模式顯然無法解釋沒有反射的現象,另外因為入 I.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研究著作第260號。 2.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