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河流域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遥感分析-气象与环境学报
第29卷 第2期 气 象 与 环 境 学 报 Vol.29No.2
2013年4月 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 April2013
黄勇,翟菁,邱学兴.淮河流域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遥感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29(2):19-26.
HUANGYong,ZHAIJing,QIUXuexing.AnalysisofaconvectiveweatherprocessbasedonremotesensingdataintheHuaiheRiver
basin[J].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2013,29(2):19-26.
淮河流域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遥感分析
1,2 1,2 3
黄勇 翟菁 邱学兴
(1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31;2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230031;
3安徽省气象台,安徽 合肥230031)
摘 要:利用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探测信息,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
暴雨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探测结果间存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虽然气象卫星在时空分辨率上不如天气雷达
直观,但从卫星云图上可以观测到在雷达回波图中无法分析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且通过 T=T 线所处位置的分析,能够跟踪
ir wv
对流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从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回波强度分布以及径向速度中,则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系统的小尺度变化特征
以及不同高度的径向速度特征。综合两种探测信息可以相互弥补不足,提取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关键词:对流系统;天气雷达;卫星;联合观测
+
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03X.2013.02.004
指示作用,且能有效地应用于暴雨监测中[11]。除卫星
引言
红外遥感资料外,微波资料也是强对流云团识别的有
淮河流域地处 中国东部,总面积为 27× [12]
效手段 。此外,结合位涡理论,还能够了解大气的
5 2
10万km,是北亚热带至暖温带的南北气候过渡 [13]
动力结构,进而寻找预报强对流天气的方法 。
带,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是大气科学研究 以上研究表明,雷达和卫星是观测强对流天气
的一个热点区域。强对流天气往往是在有利的大尺 的有效手段。在许多研究中,都综合利用这两类资
度天气背景下,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引起的。由于 料来分析强对流天气。其中,卫星资料主要应用于
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短、空间尺度小,使得在常规气 云系分布以及对流云团时空分布规律与演变规律的
象观测难以捕捉此类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信息。 分析中[14-17];而雷达资料则侧重于进行对流系统的
随着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普及,强对流天 回波结构以及从径向速度场中得到的三维流场分
气过程中的大量中尺度信息得以观测。雷达资料在 析[18-20]。虽然,这些研究中都利用到了雷达和卫星
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应用中,不仅仅能够使用多种雷 资料来分析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的结构和成因,但是,
达产品有效地监测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4],还 却鲜有提及在对流系统中雷达和卫星观测结果的异
可以结合地面中尺度网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以及 同点及其代表的物理含义。因此,选取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洋中生源活性气体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海洋学报.PDF
-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藏钻探环空相态特性.PDF
- 海洋大学SARS防治工作要点-NTOU-OfficeOfStudentAffairs.DOC
- 海洋性大陆区域加热异常与长江流域1998年夏季降水重大-气象科学.PDF
- 海洋深层水的科学迷信.PDF
- 海洋环境中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Core.PDF
-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表-南通海洋与渔业局.PDF
- 海洋环境要素综合影响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模型.PDF
- 海洋环境生态与保育一-海洋科技发展处.PDF
- 海洋环境预报服务信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PDF
- 纽约州立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pdf
- 氟尿嘧啶专着3241 fluorouracil cream3240.pdf
- 讲稿讲稿专着碘iobenguane 123 injection3517.pdf
- 案例电话传真2261uk.pdf
- 分析文凭计划bi programa del elistama dutch paper 1 hl markscheme.pdf
- 小提琴ii192二幕一场分谱-23 violin.pdf
- 详解介绍2005ifla-筑空间winners.pdf
- 已知芦苇数量天空望远镜sky amp telescope.pdf
- 内容学生xunan yan id bhp billitonmy ass 1屁股.pdf
- 门罗双脑同步技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