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领域储备项目征集指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发展领域储备项目征集指引

附件1: 社会发展领域储备项目征集指南 一、项目申报类型 1.高端装备(产品)研制及产业化项目 范围:可形成产(行)业内通用或定制的装备、产品,或形成在工程技术服务中应用的核心装备的项目,生产制造地点明确,研发及销售环节在京进行。 支持阶段:大型装备、成套装备(初样)工程样机研制,在实际工程中完成装备验证;结合产(行)业示范工程项目的装备定型开发、装备产品产业化及推广。 2.工程技术服务研发项目 范围:针对工程应用、行业共性问题,进行工艺技术研发,并利用研发技术开展工程集成服务,能显著提高工程服务能力的项目。 支持阶段:已掌握技术原理,通过进一步研究可突破技术工程化应用关键问题,并在具体工程服务中应用,制定工艺(工法)、规程、标准等。 3.示范应用项目 范围:具备规模化推广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集成示范应用。 支持阶段: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集成创新,在实际工程项目和区域开展示范应用,鼓励商业化模式创新。 二、各专项领域申报指南 (一)首都蓝天行动培育 1.重点工作: (1)区域大气重点污染源治理 重点围绕京津冀钢铁企业污染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产业节能减排及产业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工艺及核心产品、装备攻关及工程应用示范,突破产业发展的前沿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技术标准,促进市场技术转化及工程服务。重点包括主要工艺环节低温脱硝、颗粒物脱除技术装备,高炉煤气、余热、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钢材品质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相关技术装备,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 (限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申报) (2)工业园区清洁生产 围绕我市工业园区清洁生产重点开展的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减排与控制示范工程建设,包括:园区内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新技术新装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大型企业整体清洁生产新工艺、整个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综合改造、生产工艺重点污染物控制或(石化、建材等)工业炉窑污染物的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优先支持园区层面整体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单个企业的单项工作不予受理) (3)建筑工业化 围绕建筑安全快速搭建,实现建筑工业化建设,推动装配式建筑构件产业基地建设,并在城市保障性住房、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工作中推广应用。重点方向包括:工业化建筑新型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构件产品、工业化建筑建设技术及装备的研发等。 (4)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农村地区燃煤替代、燃煤减量化的新技术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包括适用于农村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清洁采暖技术等; 2.面上工作: (1)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及产品研发 包括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及产品,车载油气回收(ORVR)技术和装备,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及产品; (2)大气污染监测仪器设备 包括餐饮油烟排放快速检测装备、方法及标准,施工扬尘在线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设备,低浓度烟气自动监控系统和超声波烟气流量计量技术推广;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及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3)储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与产业化 推动技术产品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能源系、电力需求侧响应等方面的示范应用;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二)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重点工作: (1)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功能提升 包括点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控制、河道整治、湿地建设等多项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创新,开展集成示范,鼓励投融资、运行维护等商业服务模式与技术创新模式相结合。 (单项技术示范不予支持) (2)重点工业领域节水 针对京津冀地区重点工业领域用水量大和节水潜力大的环节,支持开发高效、无害、适用的技术产品,推动工业水效提升,健全节水管理机制和标准体系,并建设工业节水重大示范工程。 (3)污染场地修复 针对京津冀地区钢铁、焦化和石油等重点工业行业的土壤污染问题,开展污染场地修复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重点研究多技术多工艺组合应用模式,形成重大技术装备,建立工程应用示范、产业推广服务、标准体系等工作。 (4)固体废物高附加值再利用 研发废旧家电(含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大宗固体废物可实现再生资源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链建设,并在我市开展工程示范。 2.面上工作: (1)地下水污染防控与治理 开发先进、适用的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及溯源系统,建立地下水污染及修复过程的评价体系,研发先进、适用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并在北京地区开展应用示范,形成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 (2)再生水利用 高效、低能耗、推广前景好,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的技术、装备,提升我市水处理产业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海绵城市建设 雨水利用技术和装备,形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