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_第二节 经济与政治关系理论课件.doc

13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_第二节 经济与政治关系理论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 经济与政治关系理论 近年来,多元化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影响有所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仅对坚持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出挑战。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和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无不具有明确的主导性,也无不坚持其主导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依据必然要进一步探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内涵和关系。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科学内涵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中对社会历史理论所作了如下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 要弄清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首先要弄清它们的内涵。 对经济基础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涵。生产关系是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的,它和生产力构成一对矛盾;经济基础是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和上层建筑构成另一对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规定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说明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同一的。第二,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则只能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以及对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起辅助作用的生产关系。因为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该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从而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内部,往往还有能够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相容的其他生产关系,它们不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不能把这些生产关系排除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外。但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包括与社会经济制度相对立的生产关系。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也不能包括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对立的封建生产关系,甚至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的残余。第三,“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概念,应主要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包括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内从属于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其他生产关系。这里,“生产关系的总和”确实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交换等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指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当然,突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也不排除经济基础中有附属成分的存在。但是不能包括与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对立的,不属于该社会经济制度内部的生产关系。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总之,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以及由其主导的该社会的经济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应当如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的提法,表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种表述既突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决定经济基础性质和经济制度本质的生产关系,没有将各种生产关系并列,也没有排斥和否认可以与公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和作用,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全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理论、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在内的观念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本质上也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代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此前提下,也反映该经济制度内的其他生产关系,容许它们的思想合法存在。但是不包括与该社会敌对的思想。在观念上层建筑范畴内,反映经济基础性质的观念是占统治地位的。如果不认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主导地位,或不坚持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主导地位,就会堕入“多元化”理论的陷阱,就会在激烈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不战而降,进而造成社会动乱甚至丧失统治的权力。观念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然而并非所有的社会意识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只有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