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渍化土壤枸杞咸淡水轮灌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
根据2012年启动的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河套灌区咸淡水轮灌模式及环境调控研究》的项目任务要求及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文件精神,即《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征集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函》,内蒙古农业大学提出《盐渍化土壤枸杞咸淡水轮灌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经批准立项,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主要起草人有杨树青,史海滨,刘德平,刘瑞敏,苏瑞东,唐秀楠,郑晓波。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分布较广,灌溉淡水资源不足,尤其是河套灌区,是我区枸杞种植的主要地区,却面临着政策性引黄水量的减少。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减少引黄水量后继续维持灌区工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开源与节流,目前,该区域节水改造工程已在陆续实施中,但节水改造工程只能节约部分水资源,且大规模的节水改造将会带来新的问题,因此,积极开发新的水源将是保证灌区正常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由于该区域淡水资源有限,但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属于微咸水。因此,开发利用咸水资源成为弥补灌溉淡水资源的不足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该地区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开发利用咸水,不仅能减轻黄河水资源的供水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地下咸水的开采,降低了地下水位,有利于防止或减轻土壤盐渍化。同时地下咸水的开采腾空了地下库容,得以承接降水和其它地表水的补给,补给的淡水或较淡的水把土壤盐分淋洗驱逐到深层并通过田间排水系统排出区外,使咸水层逐渐淡化,因此,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是本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该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枸杞具有较好的耐盐性,针对咸淡水轮灌枸杞的研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对于盐渍化地区,单一的灌溉咸水,会导致耕层土壤盐分的积累,使土壤恶化,作物产量、品质下降,但又没有足够的淡水资源供农业灌溉,因此,咸水、淡水结合轮灌是解决这两者矛盾的最好方法。由于《内蒙古河套灌区咸淡水轮灌模式及环境调控研究》项目的实施,该区农民也开始利用淡水结合咸水灌溉,但是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农民一直是凭经验灌溉枸杞及其他作物,没有科学依据,总是起到相反的效果,造成土壤盐渍化加重、产量降低、枸杞品质下降。因此,确定一个科学的咸淡水轮灌枸杞的标准是相当有必要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自治区发展现代农牧业、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需要,为自治区农业发展扫除障碍,进一步科学的规范的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促进自治区枸杞种植及咸水开发利用步入科学的标准化轨道,拟起草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盐渍化土壤咸淡水轮灌枸杞技术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过程
2012~2014年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持,开展咸淡水轮灌模式及环境调控试验研究,经过3年多点试验和推广生产示范,内蒙古农业大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集成与组装,编制形成了《盐渍化土壤枸杞咸淡水轮灌技术规程》草案。
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4.1 主要灌溉技术的确定
主要灌溉技术来源于相关文献查阅及2012~201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红卫试验区一系列试验结果,通过具体试验对相关参考文献验证,并且结合自己试验及推广生产示范的结果,综合总结得出。
4.2经济指标的确定
依据3年多点试验、推广示范和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实践所确定的技术规程,生产枸杞亩产2850-3150kg/h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