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A-PHY的行动式WiMAX与许上行和下行链路的次通道化.DOC

基于OFDMA-PHY的行动式WiMAX与许上行和下行链路的次通道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OFDMA-PHY的行动式WiMAX与许上行和下行链路的次通道化

697430014 洪敬倫 ITS Homework-II 基於OFDMA-PHY的行動式WiMAX與許上行和下行鏈路的次通道化,所以次通道成為基地台分配資源時,最小的頻率資源單位。因此,不同的次通道可能分配給不同的用戶當作一種多重存取的機制。這種類型的多重存取的方法就稱作「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而這也是使行動式WiMAX PHY出色的技術。 次通道可能由連接的次載波,或是進是隨機分布在這個頻帶內的任何次載波所組成。次通道是由分散的次載波所組成,進一步也提供了頻率的分集,而對行動性的應用特別有幫助。WiMAX基於不同分佈的載波,定義了一些對上行和下行鏈路的次通道化方法。 在 IEEE 802.16e-2005標準中對次通道的定義中,它是一組次載波的邏輯組合,組成一個次通道的次載波數目,而實際分佈是依據次載波排列模式而定。分配用來傳送一個資料區塊所需的次通道數目也因不同的參數而定,如資料區塊大小調變的格式和碼率。而在時間和頻率的領域中,相鄰的次通道集合通常會分配給單一用戶,或一個群組的用戶,如果是在多播的情況下,就是所稱的用戶「資料區域」(Data Region),且總是使用相同的「突衝特色組合」(Burst Profile)來進行傳送。 在「充分使用的下行鏈結次載波」(Downlink Full Usage of Subcarrier;DL FUSC)的情況下,所有的資料載波都用來組成不同的次通道。每個次通道由48個次載波所組成,皆平均分佈在整個頻帶中。在FUSC中,前導次載波先行分配出來,接著剩下的次載波便被指配到不同的次通道。 「下行鏈結部分使用次載波」(Downlink Partial Usage of Subcarriers;DL PUSC)其次載波首先分成6個群組,而用來組成次通道的次載波排列在每一個群組內分別獨立進行,因此在邏輯上就將每一個群組給區分開來。在PUSC的情形下,扣除空的次載波,其餘的次載波會先安排在叢集中,而每一個叢集又各自包含了2種OFDM 符碼中的14個相鄰次載波。所以在每一個叢集中,是包含24個資料載波與4個前導次載波。接下來會在叢集中以隨機編號的方式分配到6個群組中。 「上行鏈結部分使用次載波」(Uplink Partial Usage of subcarriers;UL PUSC)次載波會被規劃成很多的方塊,每一個方塊皆包含了3種OFDM符碼的四個次載波。而每一個方塊中的12個次載波有8個是資料次載波4個前導次載波。 「方塊使用次載波」(Tile Usage of Subcarriers;TUSC)是一種下行方向次載波的排列方式,與UL PUSC的排列方式一樣。 「頻帶可適性調變和編碼」(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頻帶AMC排列模式有一個獨特的特色,就是組成一個次通道的所有次載波全部相鄰接在一起。雖然在這種次載波排列方法喪失了相當大部分的頻率分集,但是對於利用多用戶分集就容易多了。多用戶分集對整個系統容量和傳輸量提供了相當可觀的改善,因為在任何時候,一個次通道都會分配給該通道中擁有最高SNR或容量用戶。在這種次載波排列下,9個相鄰接的次載波中包含有8個資料次載波和1個前導次載波來組成一個容器,而4個相鄰接的容器在頻率領域中在組成一個頻帶。一個AMC次通道中在一個頻帶中包含了6個連續的容器。因此,通道排列方法有:6個連續符碼、3個連續符碼2個連續容器或者2個連續符碼3個連續容器。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