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附件: 厦门市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参照《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治疗方案》,针对厦门市气候水土特点、市民体质状况,结合我市多年来防治时行感冒的经验、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特制定本防治方案。 一、治疗原则 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人鼓励居家使用中医药治疗。对高风险人群患甲型H1N1流感及重症病人,要及时转送定点医院中西医结合救治。中医药治疗应当以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或中成药为主,一般不主张使用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 (一)轻症病人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型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或痛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基本方药: 银 花15g 连 翘15g 杭菊花10g 桑 叶10g 桔 梗10g 牛 蒡15g 淡竹叶6g 芦 根30g 薄荷后下3g 甘 草3g 板蓝根15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佩兰;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腹泻加黄连、木香。 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片、双黄连类制剂;藿香正气、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2、湿热犯表型 主症: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头胀痛,头身困重,无汗或少汗,胸闷脘痞纳呆,轻咳少痰。 舌脉: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浮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表 基本方药: 藿 香10g 厚朴花15g 制半夏10g 茯 苓20g 黄 芩10g 白豆蔻后下6g 板蓝根15g 佩 兰15g 甘 草3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腹泻加黄连、木香。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二)重症病人治疗方案 1、热毒袭肺型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或咳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基本方药: 炙麻黄3g 杏仁10g 生石膏先下30g 生甘草10g 苦桔梗10g 知母10g 生黄芩15g 浙贝母10g 北柴胡15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便秘加大黄。 常用中成药: 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莲花清瘟胶囊、银黄制剂等。 2、湿毒内盛型 主症:高热不退,头身困重,咳嗽,痰粘且黄,气促胸闷,食欲不振,或腹胀纳呆,呕吐泄泻,,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红苔黄腻且厚,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基本方药: 藿香10g 白豆蔻后下6g 薄荷6g后下 连翘15g 黄芩12g 板蓝根15g 黄连6g 苍术12g 甘草3g 土茯苓30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咳嗽气促,加杏仁、厚朴。 常用中成药: 清开灵类制剂等。 3、气营两燔型 主症:高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咳嗽,胸闷憋气,或喘粗气短。 舌脉:舌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基本方药: 水牛角冲15g 生地15g 赤芍10g 银花15g 紫丹参12g 连翘15g 麦冬10g 竹叶6g 生石膏30g 瓜蒌30g 栀子12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便秘加大黄;高热抽搐加羚羊角粉。 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喜炎平、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二、预防原则: 适用于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的预防,分为生活起居预防、药物预防。 (一)生活起居预防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远离患者,减少集聚;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饮食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与膏梁厚味。 3、“起居有常”,作息规律,运动适量,勤洗手,居室常通风。 4、“精神内守”,正确认识疾病与疫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二)药物预防 根据甲流病症表现、闽南地区秋冬气候特点为多风偏热夹湿,结合历史经验,以人为本,“扶正气、避毒气”为原则制定,市民在身体抵抗力较差时,可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连续服用3剂,在感冒流行期间可再服用3—5剂。 1、成人 参考处方(4):藿香6g 10g? 薏苡仁20g 芦根15g 甘草6g 功能:化湿清热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2、儿童 参考处方:藿香6g? 苏叶6g? 银花10g? 生山楂10g 功能:清热消滞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此外,还可将芳香化浊类中药,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萘、草果等制成香囊;或在公共场所燃烧用山楂核研细末制成盘香等中药香薰和中药空气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