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3登飞来峰专项训练新人教版.docxVIP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3登飞来峰专项训练新人教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登飞来峰 名句默写 1.[2017·孝感]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3.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人墨客自古钟爱登高览胜,借此抒怀言志。崔颢在《黄鹤楼》中借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日暮怀归之情;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抒发了因国家多难而产生的忧国情怀;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收于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①壁(其一)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 ①湖阴先生:诗人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②排闼(tà):推开门。闼,宫中小门。 1.“一水护田将绿绕”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7·荆门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唐]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 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②迥:渺远的样子。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 3.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