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课件:3.1-“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必修3)解析.ppt

【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课件:3.1-“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必修3)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却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三、走向共和 1.社会背景: (1)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_________在中国的受挫。 (2)《_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_________的侵华工 具,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3)19世纪末20世纪初,_____________的初步发展。 改良道路 辛丑条约 帝国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2.思想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蓬勃兴起。 (1)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誓词中,明确提出“驱逐鞑 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___”的主张。 (2)1903年,章太炎发表《_________________》,指出中国的 出路只有革命。 (3)邹容发表《_______》等著作,以饱满的激情宣传反清革 命。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兴中会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创立合众政府 革命军 3.政治基础: (1)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平均地 权”。 (2)宏伟目标:“建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舆论准备: 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_____________ 展开论战,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5.初步实现: 1912年1月1日,_________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 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创立民国 民主共和政体 中华民国 【知识点拨】 4.民主共和思想与维新思想具有哪些内在联系。 两种思想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等方面,两种思想是一致的。但在建立方式,特别是对现存制度的态度上,两种思想大相径庭。维新思想要求通过改良的方式,在维护既有统治利益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则要求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现存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发展资本主义。 【图说历史】 顺乎世界之潮流: 1.阅读维新思想走向成熟和维新派的思想宣传等内容,并结合下列材料: 《天演论》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 探究分析: (1)严复把赫胥黎的《天演论》翻译到中国来,其用意何在? 提示: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强调中国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 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但在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1854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 了无限活力。当时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 争覆辙的危险,《海国图志》所着力宣传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正好迎合了日本人民想要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遂掀起轰轰烈烈的“攘夷倒 幕”运动,引导了明治维新运动。左图为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光绪二年(1876年)的《海国图志》刻本。 请思考: 1.《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容、特点分别是什么? 2.《海国图志》这一巨著为什么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目标导航 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的异同 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认识 理解 了解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1)世界: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2)中国: ①时局:鸦片战争爆发前夕,_________渐趋衰落,社会矛盾 日益尖锐。 ②知识界:读书人大多埋首经书,远离_________。 ③统治者:沉浸在“_________”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清朝国势 社会现实 天朝上国 2.领军人物——林则徐、魏源: (1)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 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_____ _____著作 (2)核心思想:“_____________ ___” (3)影响: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 兵道路的启蒙书;“_____________ ___”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1)主动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编译西方书报 (2)编辑《_____ ___》(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史实依据 迈出了近代中国___________的第一 步 中国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