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暨后天免疫功能不全医护人员防护要点-李综合医院.DOCVIP

HIV感染暨后天免疫功能不全医护人员防护要点-李综合医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 文件名稱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暨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之感染管制措施 制訂單位 感管室 制定日期 89年1月 文件編號 感管室-品質手冊-8-6 版 次 12(107.05.31) 總 頁 數 NUMPAGES 3 PAGE PAGE 3 1.目的 提供醫護人員接觸疑似或確診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的患者時,有適當的感染管制措施可循,減少照護人員感染機會。 2.適用範圍 適用於診治及收治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疑似或確診病患。 3.參考文件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之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HYPERLINK .tw/ct.asp?xItem=13367ctNode=1887mp=1 \o 醫療(事)機構隔離措施建議 醫療機構隔離措施建議-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接觸傳染防護措施-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4.名詞定義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符合下列任ㄧ條件: 抗體篩檢檢測(EIA 或PA)或抗原/抗體複合型檢測 (HIVantibody and antigen combination assay)陽性,再經西方墨點法檢驗,確認為陽性反應者【年齡須大於18個月】。 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者。 HIV 抗原p24 篩檢陽性,且進行中和試驗(Neutralizationtest, NT),確認為陽性反應者【年齡須大於1個月】。 新生兒以快速檢測法及抗體篩檢檢測呈陽性者。 其生母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之新生兒。 其生母臨產時為快速檢測法及抗體篩檢檢測陽性之新生兒。 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具有下列任ㄧ條件,且排除急性初期感染。 確認為HIV 感染者,且經醫師診斷為伺機性感染或 AIDS 有關的腫瘤,如:肺囊蟲肺炎、弓形蟲感染、隱球菌症、食道念珠菌症等。 確認為HIV 感染者,且依不同年齡,其CD4 值或比例為: 滿6歲(含)以上:200 Cells/mm3或<14%。 介於1~6歲:500 Cells/mm3或<22%。 <1歲:750 Cells/mm3或<26%。 急性初期感染: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陽性且該檢測前180天內任ㄧ初篩檢驗或西方墨點法結果是陰性或不確定者。 5.作業內容 通報及處理流程 若發現疑似或確定病例,應立即通報感管室(分機:2199),此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但仍需於24小時內通報地方衛生機關。 若為AIDS患者,患者除需接受隔離外,另需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本院非專責醫院,需協助將患者轉送至專責醫院接受治療。 隔離照護 採標準隔離防護措施外,須另加接觸隔離防護措施。 病患最好置於單人病室,尤其病人衛生狀況不佳或有中度咳嗽者。 除感管人員於資訊系統下達隔離指令外,在注意病患的隱私下,於床頭卡插上特殊註記的隔離卡,加強提醒工作人員做好隔離防護措施。 遵從洗手五時機,且落實洗手。 為避免衣物因醫療作業可能沾到病患任何體液,醫護人員最好穿著防護衣物進入病室。 原則上不用戴口罩,但執行侵入性醫療或病患有咳嗽或插管時,工作人員應戴口罩為宜。 若有可能濺到病患任何體液,應加戴護目鏡。 可能接觸病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組織或沾污之器物時應戴手套。 儘量減少抽血檢驗與侵入性醫療的執行,無可避免時,請使用安全針具。 操作尖銳器械或手部有切割抓傷裂隙時,宜戴雙層手套。 執行醫療照護時,若不幸遭尖銳物品扎傷,或血液、體液意外曝觸時,應立即通報單位主管與感管室人員,24小時內轉介至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指定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評估是否需進行預防性投藥,且事後需定期(6週、3個月、6個月)追蹤三次抗體檢驗結果,6個月後追蹤結果為陰性,即可排除感染之虞;詳依感染管制手冊10-章節『員工針扎和血液/體液曝觸後之感染管制措施』執行。 為避免針頭刺傷,針頭用過後不再套回蓋內,應直接拋入耐刺之硬殼容器。 任何含有患者的血液或體液的物品,一律以感染性垃圾處理。 須重覆使用的器具應以高壓蒸氣法滅菌或氧化乙烯氣體滅菌。 血液及其他標本應貼上醒目標誌,放標本的容器應具防滲性,並檢查有無裂縫,若容器上沾有血跡污物,可以0.5%(5000ppm)次氯酸鈉溶液拭除。 廢棄物用雙層塑膠袋(外層用紅色感染性塑膠袋,外層不可受污染)包紮,並貼上警示標誌後移出病室。 具血液/體液染污之床單、被單、枕套,應以雙層塑膠袋(外層用紅色感染性塑膠袋)封紮送洗。 牆壁、地板、桌椅沾染血液、體液等,應以 5000ppm 漂白水潤濕浸泡30分鐘後,再使用1000ppm 的漂白水擦洗,病室常規清洗可用 1000ppm 新鮮泡製之漂白水擦拭即可。 病患之分泌物、排泄物以500ppm 漂白水浸泡30分鐘後再行倒掉(以1: 100比例【漂白水原液/排泄物】)。 運送病患至其他單位,應通知對方單位病患病況(檢查或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