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诏安一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诏安一中.doc

PAGE PAGE PAGE 3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地震知识 诏安一中 地理组 安嘉然 前 言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并且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依然无法预测。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及分布广等特点。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社会公众普遍怀有恐震心理。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等防御工作,而不是预测地震。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但由于地震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局限性。因此,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其中搞好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地震科学和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中学切实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校为了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开设地震知识的课程。欢迎广大师生给予宝贵意见。 目 录 一、为何会发生地震…………………………………………………4 二、地震的分类………………………………………………………6 三、震级与地震烈度评定……………………………………………7 四、中国地震背景知识简介…………………………………………9 五、地震灾害的形成…………………………………………………11 六、地震观测…………………………………………………………14 七、地震前兆…………………………………………………………15 八、辨别地震的谣传及正确做法……………………………………17 九、紧急避震注意事项………………………………………………19 十、我校紧急避震方案………………………………………………22 十一、扫除家居隐患确………………………………………………24 十二、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准备………………………………………25 十三、家庭防震演练…………………………………………………26 十四、地震之后怎么办………………………………………………27 十五、地震时要牢记的事项…………………………………………30 为何会发生地震 你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吗?形象地讲,地球的内部像一个煮熟了的鸡蛋:地壳好比是外面一层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最里边的蛋黄,这是我们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在高中必修一课程我们也会学习到。那么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这里我们要学习的地震就属于内力作用里面的地壳运动。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地震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而天然地震又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20世纪伊始,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地震波,从而为地震科学及至整个地球科学掀开了新的一页。相继提出比较有影响的假说有三个: 一是“弹性回跳说”——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内部不断积累的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断层,断层形成后,岩石弹性回跳,恢复原来状态,于是把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震。 二是“岩浆冲击说”——1955年日本的松泽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导热不均,部分溶融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围岩破例产生地震。 三是“相变说”——美国学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质在一定临界温度和压力下,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结晶状态,体积突然变化而发生地震的。 科学家们大多更倾向于这种看法: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那么什么是板块构造运动,与地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