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方案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叉神经痛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冯李长 三叉神经(V)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V)trigeminal n.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三叉运动核) 2.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三叉感觉核) 病因与病理: 病因尚不明确. 病因在中枢部 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发放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另有认为病因可能在脑干,在三叉神经痛患者面部触发点处作轻微刺激,即可在脑干内迅速叠加而一起一次疼痛发放. 病理: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活检发现神经节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索变细或消失.部分患者可发现颅后窝异常小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侧. 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特点:多见于中老年病人,40岁以上起病占70%~80%,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2~3倍 体格检查: 通常无阳性体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以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不难确诊. 鉴别诊断 1继发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可出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持续性疼痛和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常合并其他颅神经麻痹,如面神经,外展神经以及前庭神经受损.年轻患者的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MS. 治 疗 药物治疗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抗癫痫药物: 1卡马西平: 常为首选,抗惊厥药物,作用于网状结构-丘脑系统,可抑制三叉神经系统(脊核-丘脑)的病理多神经原反射. 起始剂量0.1g口服,3次/天;常用剂量0.6g/d,最大剂量1.0/天;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采用最小维持量,一般为0.6~0.8g/d;70%有效,孕妇忌用. 非药物治疗 封闭治疗 三叉神经封闭是注药于神经分支或半月节上,使之破坏,阻断其传导作用,从而获得止痛效果. 常用药物: 酒精 热水 酚类 甘油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Sweet及Nugent(1972)首先应用.经CT导向将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至65~70度,维持1分钟.选择性破坏节后无髓鞘传导痛温觉A和C细纤维,保留有髓鞘传导触觉A和B粗纤维,疗效达90%以上.但可出现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和带状庖疹等并发症.复发率21~28%,重复应用仍有效. 手术治疗  周围支切除及抽除术: 因神经再生而复发,疗效短,仅限于第1支疼痛者适用. 面神经(VII) facial n. 成分和起止核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面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上涎核: 泪腺, 颌下、舌下腺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舌前2/3味觉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腭、鼻后部粘膜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外耳道外耳门周围及耳廓后皮肤 病因及病理  面神经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症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  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 临床表现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男性稍多.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日达高峰.病初可伴麻痹侧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 辅助检查 肌电图:表现为失神经电位. 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性,其典型表现有前驱感染病史,对称性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四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以及脑脊液中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 面神经核上瘫的特点: 对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瘫痪,表现为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不能鼓颊。 面神经核下瘫的特点: 患病侧的表情肌全部瘫痪,表现为该侧额纹消失、眼不能闭、 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 治疗 治疗原则是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以免面神经进一步受损,并进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药物治疗 1激素: 急性期可口服皮质类固醇,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泼尼松,30mg/d,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天,随后在7~10天内逐渐减量. 地塞米松 10-15mg/d,7~10天. 手术治疗 病后两年仍未恢复者可行面神经-副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膈神经吻合术. 预   后 1不完全面瘫起病后1-3周开始恢复,1-2月内可望明显恢复或痊愈. 2病后10天面神经出现失神经电位通常需3个月恢复..完全性面瘫病后1周内检查面神经传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