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圈系统2015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棕壤 是黄壤、红壤向棕壤的过渡类型。 地理分布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低山丘陵。 形成条件 天然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棕壤 又称棕色森林土 地理分布 辽东、山东及冀东低山丘陵地带。 特点 是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形成,土壤呈中性至弱酸性,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 褐土 地理分布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华北地区。 特点 呈弱碱性至碱性,自然肥力高,适宜于北方的农林果木生长。 暗棕壤 地理分布: 小兴安岭和东北东部山地。 棕色针叶林土(灰化土) 地理分布 大兴安岭中北部的寒温带山地,植被为落叶针叶林。 砖红壤 红壤 黄壤 黄棕壤 棕壤 褐土 暗棕壤 棕色针叶林土 富铝土 淋溶土 森林土壤的特点 气候湿润,土壤所受淋溶作用强,土壤中盐基物质较少; 腐殖质集中在土壤表层; 从北到南土壤趋向于酸性。 气候带 植被类型 土壤类型 热带 季雨林或雨林 砖红壤 南亚热带 亚热带季雨林 赤红攘 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红壤,黄壤 北亚热带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黄棕壤 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 针阔混交林 暗棕壤 寒温带 针叶林 寒棕壤 2、草原土壤 黑土 黑钙土 栗钙土 棕钙土 棕漠土和灰棕漠土 黑土 地理分布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山前台地和平原。 形成条件 气候湿润,植被以草原化草甸为主,表层土壤腐殖质层深厚。 黑钙土 地理分布 大兴安岭及松嫩平原西部的半湿润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地区。 特点: 土壤剖面由腐殖质曾和碳酸钙淀积层组成。 栗钙土 地理分布 内蒙古高原东部和南部。 特点 植被属温带半干旱草原,土壤由腐殖质层和碳酸钙淀积层组成。 棕钙土 地理分布 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准噶尔盆地北部。 特点 主要植被是旱生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土体下部有钙积层,腐殖质含量少。 棕漠土和灰棕漠土 总称为荒漠土。 地理分布 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以及宁夏、甘肃西部的极端干旱地区。 特点 土壤呈强碱性。 黑土 黑钙土 栗钙土 棕钙土 棕漠土和灰棕漠土 水成土 钙成土 草原土壤的特点 气候条件干旱,土壤受淋溶作用弱,土壤盐基物质丰富,除黑土外,土壤下部都有明显的钙积层; 有机质主要以根系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从地表向下逐渐减少; 土壤呈中性至碱性。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 2、气候 气温高低影响土壤中矿物质的氧化成度; 降水量多少影响土壤淋溶作用强弱。 具体表现为: 蒸发强而降水少的地区容易出现盐渍化; 气候湿润排水不畅的地区容易出现潜育化; 高温多雨地区,盐基物质易淋失,土壤呈酸性 而铁锰物质积聚,土壤呈红色。 3、生物 生物把岩石风化后释放出来的养分在土壤中集中; 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为土壤创造氮素;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4、地形 地形是土壤形成的间接因素,本身不能在成土过 程中提供物质和能量,只能通过高度、坡度、坡 向等起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作用。 地势的高低和地形的不同部位,对太阳辐射和大 气降水进行重新分配; 地形不同影响土壤的侵蚀强度。 5、时间 任何物质运动都包含时间的进程。土壤的形成 过程随时间在不断加深,肥力也不断积累和提高。 四、主要成土过程 1、原始成土过程 2、腐殖化过程 3、淋溶过程 4、灰化过程 5、粘化过程 6、富铝化过程 7、钙化过程 8、盐碱化过程 9、泥炭化过程 10、潜育化过程 11、潴育化过程 12、白浆化过程 1、原始成土过程 在裸露的岩石或岩石风化物上,地衣、苔藓、细菌等低等植物进行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使土壤产生肥力,为高等植物生长创造条件。 2、腐殖化过程 土体表层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腐殖化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 成腐殖质层。 3、淋溶过程 可溶性盐类由土体内淋失或从上部土层淋洗至 下部土层。 4、灰化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