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塘约道路读后感800字
导语:由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报告文学家王宏甲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塘约道路》一书,在社会上尤其是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塘约道路》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塘约道路读后感800字【1】 《塘约道路》的故事是从村支部书记左二牛、村委会主任彭远科、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写起的。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使三位基层干部不期而遇地集中在一个画面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什么叫赴汤蹈火义不容辞,什么叫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XX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了塘约的村庄。濒临绝境,塘约的村民们却选择了一条组织起来的道路: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起“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组织。由此,塘约从灾难中贫困中崛起。灾后两年,塘约从一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拥有200万资产、吸引90%的村民返乡安居乐业的集体化村庄。放眼中国,太多的村庄遭遇留守、空巢的孤寂,随着生产和生活开支的无情上涨,还有相当的村民陷入增收难脱贫的困境。 作者在书中贯穿了一个观点: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过去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为了追求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往往要求农民有了项目才可以争取到扶贫资金,结果是扶了村里的强者,漠视了村里的贫困者,这就违背了扶贫工作的初衷。而扶持村集体,集体才有能力帮助贫困村民脱困致富。扶贫工作才能落实到根子上。农民有了集体组织依靠,才能制度性地得到政府扶贫工作带来的实惠,扶贫工作也才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长久效果。 塘约道路读后感800字【2】 日前,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塘约基层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 塘约村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的一个山村, 3392人,耕地面积4860亩,是典型的山区传统农业村。近年来,塘约村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形成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同心协力的“三套马车”模式,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路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XX年不到4000元提升到XX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170万元,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塘约道路》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村庄是中国社会一个最基本、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终端、执行终端、受益终端,基层组织、基层政权至关重要。在11人的干部会上,大家对合作社、就医、就学、基本建设、土地流转中心等问题的认识,使我们看到,中央一号文件是如何落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提出的“四个不能”是怎样实现的,农村深化改革、基层民主建设是如何推进的,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在基层是怎样落实的。一句话,《塘约道路》让我们看到,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复兴民族伟业,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关键词——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力量,是王宏甲这部《塘约道路》最突出的三个主题,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注解和诠释。前两年,王宏甲曾有一本《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一书,书里梳理了从尧舜禹、汤文武等中华先圣的民本思想,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观,视野宏阔,思考深邃,思想性强。这部《塘约道路》可以说是《人民观》的农村版、基层版、实践版。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舞台的主角,是书写历史的主人、推动进步的主力,讴歌人民就是赞美英雄。我认为,王宏甲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笔,再一次为我们塑造了人民的群像、英雄的画卷。 塘约道路读后感800字【3】 日前,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塘约基层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 连日来,由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报告文学家王宏甲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塘约道路》一书,在社会上尤其是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不小的涟漪。该书紧扣时代的脉搏,以扶贫攻坚为主题,反映了当下贫困村里普通老百姓的脱贫故事。我们关注和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看故事的表象,更要读懂其给我们带来的双重启示。 启示之一:只要同心协力,就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各地脱贫攻坚激战正酣。攻城拔寨、脱贫摘帽,往往越是到最后越是艰难。面对“硬骨头”,也有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对困难和问题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到底如何才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各地都在结合不同实际探索路径、寻找答案。应该说,塘约村穷则思变,仅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带领全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