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高层办公楼测量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R03—09) 单位名称:****C区 编号:001 选项 类 别 编 制 人 册数 页数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申报人: 直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审核意见 或 直管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注:需要时审核/审批意见可附页。 第 PAGE 3 页 共 6 页 一、工程概况: ****中心C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南路****号,地下室融为一体,地上分为两座塔楼,塔楼之间通过悬索式钢结构走廊相连,建筑总建筑面积9488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5848㎡,地下室建筑面积29036㎡;其中地上17层,地下室二层,总高69.2m,建筑平面地下室163.3m×91.4m,塔楼25.5 施工测量特点主要表现在:测量精度高、平面尺寸大、高程控制准。 二、测量准备 1、校对测量仪器 本工程应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等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计量检测单位校核,并确保使用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 序号 仪器名称 产地、型号 精度 单位 数量 1 水准仪 DS3 ±3mm 台 3 2 经纬仪 J2 2″ 台 2 3 全站仪 日本GTS-332 2″ ±5mm 台 1 2、复核水准点及坐标点 对规划勘测部门或业主提供的坐标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测,确定水准点和坐标的准确性。 三、 建筑物定位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导线点(LM、LN),采用极坐标法,对土方测设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核,符合规范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本工程地下部分轴线均采取由基坑四周轴线控制桩向下投测的方法定位,地上采用激光铅直仪,每层均由首层向上投测,避免误差传递。根据施工段的划分,本工程地下室施工控制轴线选为3、7、13、17及B、L轴,每层平面各轴线之间用钢尺复核,B、L轴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核。地上部分采用1、13轴及C、K轴向内1.5m作为控制线(交点为控制点),见后附图。 四、 水准点引测 1、根据业主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水准点。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为五个,以便相互校核。水准点标石埋设图如下:周围埋设钢管井子架进行防护。 2、现场水准点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⑴测量方法:采用闭合导线法测量,示意图如下: 图8.1-2 ⑵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各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平地)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三等 6 ≤5 D9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五、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1、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 ⑴采用极坐标法,先在地下室垫层上引测建筑物轴线交点,然后根据地下室平面图弹出所有轴线及建筑物外边线。 ⑵将轴线控制点外移至基坑边,并设置木桩做为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点。 示意图如下: ⑶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影响精度。 ⑷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的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并附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性。 ⑸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 轴线长度(l) 允许偏差mm L≤30m ±5 30mL90m ±10 60mL≤6 ±15 90mL ±20 2、地下结构的标高控制 底板施工时,所需标高可以从现场内水准点逐步引至槽底,并在槽边适当位置设置水准点。地下一、二层施工时,均从现场内水准点直接引测,往返闭合,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3、地上结构的平面控制 ⑴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后,用现场内设置的导线点,对地下室使用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核实无误后,将首层建筑轴线弹在地下室顶板上,做为首层施工的依据。 ⑵在首层楼板上放置十个控制点(见下图),做为上部结构轴线传递的基准点。设置基点采用予埋钢板(100×100),并在钢板上刻划“十”字做为标记。 ⑶上部结构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在每层结构的相应部位留置150×150孔洞,以便激光通过。 ⑷为确保轴线传通的准确性,每层的轴线均从首层基点向上传递。 ⑸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将采用TOPCON-701智能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测量时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并做好测量记录。 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要求,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表(见下表) 项 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 3 总高 15 施工层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