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第章宫颈癌.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章宫颈癌.ppt

3)手术方式:手术类型分为三大类 ⅠA1:采用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ⅠA2:选用改良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ⅠBⅡA: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4)术后并发症 泌尿系统并发症、 淋巴囊肿 其他 出血,静脉栓塞等  (2)放射治疗 优点:①适应证广泛,除严重肝肾功能、造血功能障碍外,患者均可放疗,但主要适应症为ⅡB期以上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治疗效果好;③从技术角度而言,放疗技术比宫颈癌根治术更易于掌握。 2)手术及放疗综合治疗 术前放疗:对于大的肿瘤及颈管型者,术前予以放疗可改善局部情况,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感染,降低癌细胞活性及术中播散。 术后放疗:主要目的是控制或治疗淋巴结转移及局部残余肿瘤。 3)放疗的并发症 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尿频、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一般予以对症治疗可缓解,严重者暂停治疗,对症处理缓解后恢复治疗。远期并发症有肠道并发症和泌尿系统并发症。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预防措施包括正确放置放射源和避免放疗过量。 (3)化学治疗 宫颈癌单行化学治疗不能达到完全根治的效果,但对晚期宫颈癌及复发患者有一定的姑息作用。对于单纯放疗或手术治疗预后较差的患者,化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具有一定效果。 1)宫颈癌常用化疗药物及方案 顺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都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药物。此外,近年试用于宫颈癌化疗并取得较好效果得新药有异环磷酰胺、紫杉醇、长春花碱等。联合化疗方案,尤以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2) 新辅助化疗 放疗前或手术前化疗又称为新辅助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手术后或放疗后补救性化疗。优点:可使局部肿瘤体积缩小,使手术易于进行或增加癌肿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同时减少癌肿远处转移的危险。多用于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一般给予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1~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一旦血相恢复正常即可开始常规手术、放疗。 3) 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 是近年来探索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治疗方案。   放疗和化疗同时进行,除具有放疗前化疗的优点之外,还有总治疗疗程短的优点,可能更有助于提高局部治疗控制率并减少远处转移的危险。 (4)生物治疗 以免疫治疗为主的生物治疗正在逐步成为宫颈癌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包括肿瘤疫苗、细胞因子等。 (九)特殊类型的宫颈癌 宫颈癌合并妊娠 (1)宫颈癌ⅠA期合并妊娠 一般认为ⅠA1期者,可维持妊娠至足月,经阴分娩;若不需要再生育者,于产后6周行全子宫切除术; ⅠA2期者,妊娠也可维持至足月,分娩方式采用剖宫产,同时行改良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2)宫颈癌ⅠB期合并妊娠 一经确诊,应尽快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3)宫颈癌Ⅱ~Ⅳ期合并早期妊娠 先行体外照射,待胎儿自然流产后再给腔内放疗;中、晚期妊娠者,应先剖宫取胎,然后给予常规体外及腔内放疗。 2. 宫颈残端癌  (十)预防 (十一)预后及随访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第三十章 宫 颈 癌 cervical cancer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据统计80年代在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为46.5万,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15万,约占总数1/3。50年代以来,开展宫颈病学的筛查使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了50%。但近年来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增多,宫颈癌发病率在某些地区有明显上升趋势,且患者趋于年轻化。 (一)流行病学特点 地理分布 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为智利,其次中国,委内瑞拉,日本最低。高危地区包括非洲撒哈拉一带,中南美洲、东南亚和哥伦比亚地区,以色列为低发区。在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居癌症死亡分类第四位,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二位。 人群分布 20岁以前发病少见,20~50岁增长较快,其后上升幅度减缓,35~39岁和60~64岁是发病的两个高峰。 (二) 病因 感染因素 (1)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plloma virus HPV)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低危型多导致疣类病变和低度上皮内瘤变( CIN I ),主要有HPV6、11、30等亚型。高危型多导致 CIN Ⅲ及宫颈癌的发生,主要有HPV16、18、31等亚型。     生殖道HPV感染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高峰年龄为性行为活跃的18~30岁。多为短暂性,自然清除时间为7~12个月左右,少部分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