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我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根据19889到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变化的影响因素,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验证哪些因素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较大,以及在引入解释变量中哪一项对进出口额的影响最大。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所得年鉴显示的数据,在模型中引入六个变量:财政支出,国民收入,国内贷款,居民消费水平,对外经济合作与财政收入这六个变量。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财政支出、国民收入、国内贷款、居民消费水平、对外经济合作、财政收入
正文
一、导论
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过对外贸易由低向高的水平不断发展,进出口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显然,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增强,我国的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业也越来越重要。由此,提高对外贸易额成为我过对外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进出口总额就成了衡量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重要指标。
2.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我们高度重视在全球化中对外贸易的作用,并且希望加强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但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我们必须着手解决。对影响对外贸易总额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是国内贷款和具名消费水平方面,从而更有效的来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度,具有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下面引入六个变量:财政支出、国民收入、国内贷款、居民消费水平、对外经济合作、财政收入。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研究六个变量对我国进出口总额产生的影响,并且对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回归模型、回归系数,来定量分析他们之间的确切关系。
3.研究目的
通过建立模型掌握上述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而就可以通过对进出口额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来提高进出口额,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4.研究框架
a.引入回归模型,利用现有数据,确定因素和进出口额之间的具体线性关系,写出线性回归方程,并且对回归系数和回归模型进行T检验和F检验。从而确定其线性回归模型是否具有代表性。
b.检验回归方程是否具有“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等。对其惊醒检验,若存在上述现象则对其进行修补以提高模型的代表性。
c.进行模型的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经济解释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
二、建立回归模型及轨迹回归系数
1.模型的设立原理
由经济学原理简略分析下我国现今的进出口额状况,主要是对进出口的投入不够,所以可从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进行考虑,进而考察队外贸易对财政支出的依赖程度,进而验证一下我国对外贸易的现存问题。
2.数据的手机和模型建立
a.数据的收集——以下数据来源统计年鉴
年 份
进出口总额Y
财政支出X1
国民收入X2
国内贷款X3
居民消费水平X4
对外经济合作X5
财政收入X6
1989
2066.7
17.82636
17000.92
762.98
788
22.12
2004.82
1990
5560.1
9.200788
18718.32
885.45
833
26.04
2937.1
1991
7225.8
9.827182
21826.2
1314.73
932
36.09
3149.48
1992
9119.6
10.49955
26937.28
2214.03
1116
65.85
3483.37
1993
11271
24.0527
35260.02
3071.99
1393
68
4348.95
1994
20381.9
24.7791
48108.46
3997.64
1833
79.88
5218.1
1995
23499.9
17.80024
59810.53
4198.73
2355
96.72
6242.2
1996
24133.8
16.32291
70142.49
4573.69
2789
102.73
7407.99
1997
26967.2
16.32758
78060.83
4782.55
3002
113.56
8651.14
1998
26849.7
16.94493
83024.28
5542.89
3159
117.73
9875.95
1999
29896.2
22.12864
88479.15
5725.93
3346
130.02
11444.08
2000
39273.2
20.4648
98000.45
6727.27
3632
149.43
13395.23
2001
42183.6
18.98518
108068.2
7239.79
3869
164.55
16386.04
2002
51378.2
16.66741
119095.7
8859.07
4106
178.9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