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PT课件】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安全管理职责(对外).ppt

【PPT课件】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安全管理职责(对外).ppt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流体的品名、密度、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 (3)对较多的储罐或流淌事故,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流体事故,扑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5)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事故。如有条件,可采用放取水、搅拌等防止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措施,在灭火同时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征兆。 (6)遇易燃液体管道或础罐泄露着火,在切断蔓延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 3.4 易燃液体应急处置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1)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是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发出易燃蒸气。火灾时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并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2)黄磷是自然点很低,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升温并自燃的自燃物品。遇黄磷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3)少数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 3.5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应急处置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3.6 遇湿易燃物品应急处置 (1)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 (2)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50G以内)遇潮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者泡沫扑救。 (3)如果遇湿依然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4)如果有较多的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物品混存,则应先查明是哪类物品着火。 (5)如果其他物品事故威胁到相邻的较多遇湿易燃物品,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其他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水。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3.7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应急处置 (1)迅速查明着火或反应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其他燃烧物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特性、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能否用水或泡沫扑救。 (2)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应尽一切可能切断火势蔓延,使火区孤立,限制燃烧范围,同时应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3)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时,应用干粉,或用水泥、干砂覆盖。用水泥、干砂覆盖应先从着火区域四周尤其是下风等火势主要蔓延方向覆盖起,形成孤立火势的隔离带,然后逐步向着火点逼近。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3.8 毒害物、腐蚀品应急处置 (1)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 (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3)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 (4)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3.8 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1)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同时确认围堰雨水排放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止泄漏物泄漏出围堰,污染环境。 (2)对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和爆炸的浓度范围设置警戒线,封锁有关道路,制止无关人员进入。 (3)利用现场应急泵、木楔进行倒罐和泄漏源的控制,泄漏出的物料用干沙、石粉进行覆盖;如发现险情控制不了,必须立即报告并立即撤离事故现场。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3.9 毒害物、腐蚀品应急处置 (1)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 (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3)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 (4)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3.10 放射性物品应急处理 (1)先派出精干人员携带放射性测试仪器,测试辐射(剂)量的范围; (2)对辐射(剂)量大于0.0378C/KG的区域,灭火人员不能深入辐射源纵深灭火进攻; (3)对燃烧现场包装没有破坏的放射性物品,可在水枪的掩护下佩带防护装备,设法疏散,无法疏散时,应就地冷却保护,防止造成新的破损,增加辐射(剂)量; (4)对已破损容器切忌搬运或动用水流冲击,以防止 放射性污染范围扩大。 3 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1.化学物质及作业过程风险 2.隐患排查及风险控制措施 4.管理人员及法定职责义务 3.异常处置及事故应急救援 3.1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处置 3.2 爆炸物品应急处置 3.3 压缩或液化气体应急处置 3.4 易燃液体应急处置 3.5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应急处置 3.6 遇湿易燃物品应急处置 3.7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应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