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南岗粘土心墙土坝枢纽设计.docVIP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南岗粘土心墙土坝枢纽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题目:南岗粘土心墙土坝枢纽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第一章 基本资料 (一)概况 南岗土坝枢纽位于南岗河上,距南柳村三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17平方公里,流域主要为土石山区,岩石大部分为砂岩页岩及一部分石灰岩,其上覆盖有薄层黄土,水土流失严重。枢纽以上河道长43千米,河道平均纵坡为2‰,枢纽以下流域主要为冲积平原,是重要的粮棉产区。修建该枢纽的主要目的是灌溉、防洪、兼顾养鱼及乡镇企业供水。 (二)基本资料 1. 地形资料 南岗河在坝址以上约3千米处进入一个葫芦形地带,至此河南岗河在该坝址以上河谷收缩,为一建坝的良好地形。 枢纽附近河谷宽约600米,河床最低高程94.0米,右岸坡度较缓,在高程105米处有一宽约60米的台地,左岸坡度较陡。 左岸有一天然冲沟,右岸有一山凹,此两处均可作为溢洪道的比较线路。 2. 地质资料 库区岩石均为砂页岩,左岸覆盖有厚层黄土,河底为细沙及砂卵石。 在枢纽附近,右岸为砂质砂岩,岩石质地坚硬,无断层裂隙,左岸高程102.5米以上为黄土,以下为砂岩。黄土可溶盐含量约0.043%,并含有18%的钙质结核。河库覆盖有细沙及砂卵石,细砂厚约一米,砂卵石最深处5米,下为砂岩。 坝基砂卵石浮容重10.5kN/m3,内摩擦角33.0°,粘结力为0,渗透系数1x10-2cm/s。左岸壤土干容重15.0kN/m3,孔隙比0.818,含水量17%,比重2.75,塑限16.6%,塑性指数13.6,湿容重17.6kN/m3, 饱和容重19.5kN/m3,渗透系数4.5x10-4cm/s,内摩擦角23.3°,粘结力为22kPa。 建筑材料 在坝址附近有足够的壤土可供开采,主要分布在左岸及上游小孤山处。 壤土物理指标:干容重16.0kN/m3,饱和容重19.5kN/m3,比重2.72,塑限18.9%,塑性指数14.0,渗透系数9.76x10-5cm/s,内摩擦角20°,粘结力14kPa。 枢纽附近分布有大量砂质砂岩,除表面风化部分外,内含新鲜基岩质地良好,湿容重26kN/m3,内摩擦角31°。 4 水文水利资料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60万m3。 正常蓄水位114.50m,相应下游水位96.0m; 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215m3/s,设计洪水总量160万方。 5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320m3/s,校核洪水总量225万方。 死水位107.0m; 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如下表所示。 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 水位(米)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库容(万m3) 8 28 56 94 140 192 252 320 396 488 596 718 5 气象资料 水库最大吹程2.8k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6m/s,多年平均最大冻土层深度0.64m。 6 其他资料 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灌区在左岸; 坝顶无交通要求; 灌溉引水涵管设计流量2.0m3/s,加大流量2.4m3/s. 坝轴线河床最低点高程94.0m. 第二章 调洪计算 思路:采用简化三角形法(水资源规划课本86页) 作图:绘制q=f(v)曲线 图解:在纵坐标上取Qm得A点;横坐标上取W=QmT得B点,连接AB交q=f(v)曲线于C点的横坐标OD=Vm;对应C点的纵坐标OE即为qm, 在此中根据已知校核和设计的Qm及W便得两条直线与q=f(v)曲线相交,最终qm,取较大值 ? 作图 (1)取泄洪建筑物为无闸门溢洪道,其堰顶高程与正常蓄水位齐平114.5m,堰顶净宽B由高坝顶宽可选为10-15m(水工课本P218) 取B=10m (2) q=f(v)关系曲线计算表 思路 首先在正常蓄水位114.5基础上每隔0.5m取一系列水位值;其次根据假定的一系列水位值减去正常蓄水位Z=114.5便得堰顶水头H; 再次由q溢=MBH3/2求得对应水位下的q溢;最后根据已知Z-V关系和求得的q溢对应的水位Z,运用线性内差法求得库容V,从而得q=f(v)关系; 由水力学课本第262页查得M=0.35 库水位Z(m) 114.5 115 115.5 116 116.5 117 117.5 118 118.5 溢洪道堰顶水头H(m) 0 0.5 1 1.5 2 2.5 3 3.5 4 q溢(m3/s 0 1.24 3.5 6.43 9.90 13.83 18.19 22.92 28 库容V(万m3) 419 442 465 488 515 542 569 596 626.5 库容V的线性内差法计算 例如当Z=114.5时 V= ⅹ(114.5-114)+396 =419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