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教育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 行 性 乙 型 脑 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 高世成 病例 病情: 某男,4岁,农村儿童。因发热4天,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半天于2004年8月15日入院 体检:体温40.5℃,呼吸30次/分,心率120次/分,血压100/60mmHg。神志不清,球结膜水肿,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肌张力强,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 问题: 还应了解哪些病史 应作哪些辅助检查 概述 简称乙脑,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重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可有后遗症 病原学 乙脑病毒属单股RNA病毒 病毒在体外抵抗力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抗原性稳定,感染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是幼猪。病人和病猪。人畜共患 传播途径:蚊子叮咬,以三带喙库蚊为主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感染。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之比为1:1000~2000。可获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热带、温带地区流行。7、8、9月多发。高度散发性 发病机制:感染过程 病理变化 显示软化灶,为椭圆形的染色浅淡区,结构疏松呈网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4天。典型表现分三期: 初期:起病急,发热,1~2天内体温达40℃。伴恶心、呕吐,颈部强直 极期 恢复期 临床表现 极期 高热 意识障碍 抽搐或惊厥 呼吸衰竭 神经系统体征 临床表现 极期: 高热:40℃以上,持续7-10天。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临床表现 极期 意识障碍: 嗜睡、烦躁、昏迷程度不等 多见于第3~8天 时间愈长,程度越深,病情愈重 临床表现 极期 惊厥或抽搐: 原因:高热,脑水肿,脑实质炎症 轻者面部,口唇局部抽搐,重者全身 临床表现 极期 呼吸衰竭:中枢性为主,表现为呼吸节律变化。脑疝患者尚可出现: 喷射性呕吐,抽搐 昏迷加重 瞳孔变化。前囟膨隆,视乳头水肿 临床表现 极期: 神经系统体征: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深昏迷者,可有膀胱直肠麻痹、单瘫和全瘫、肌张力增高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恢复期: 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减轻 恢复期症状:重症病人可有反应迟钝、痴呆、失语、多汗、流涎、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 后遗症: 6个月后仍存在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之。发生率约5%~20%。以痴呆、失语、瘫痪、精神失常和扭转痉挛为常见 Axial T2 weighted (TR/TE=2500/90) image. (A) Hyperintense lesions at bilateral thalami (arrows) were shown on the 14th days after onset. (B) Small hyperintense lesions at bilateral thalami (arrows) on the 60th day after onset 临床表现 轻型:体温38~39℃,神志清楚,病程短 普通型:体温39~40℃,有浅昏迷,无后遗症 重型:体温40℃以上,昏迷、抽搐、呼衰,后遗症 极重型:起病急,反复抽搐,深昏迷,脑疝,大多死亡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升高,10~20×109/L 脑脊液:白细胞50~500×106/L,中性粒细胞升高,糖、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试验:特异性IgM抗体早期诊断 病毒分离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季节性,10岁以下儿童多发 症状与体征:三大主症 实验检查:血、脑脊液、血清学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把三关: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试用抗病毒 利巴韦林、干扰素 治疗 一般治疗 昏迷病人要注意: 口腔清洁 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防止褥疮发生 保护角膜 防坠床 防止舌头被咬伤 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但输液量不宜过多,以防脑水肿 治疗 高热的处理: 降低室温 物理降温 幼儿及体弱者:安乃近滴鼻 伴抽搐者: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异丙嗪) 治疗 抽搐或惊厥的处理: 脑水肿所致者:脱水,20%甘露醇1-2g/Kg,静脉滴注或推注,4-6h一次,同时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50%GS,以减低血管通透性,防止脑水肿和脱水剂应用的反跳 呼吸道堵塞者:吸痰,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高热所致者:降温为主 脑实质病变所致者:镇静剂(安定、水合氯醛、巴比妥钠等) 治疗 呼吸衰竭的处理: 脑水肿所致者:脱水剂 中枢性呼衰:可用呼吸兴奋剂 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血管扩张剂 呼吸道分泌物梗塞:吸痰,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5mg(小儿0.1mg/kg);伴支气管痉挛者可用异丙肾0.25%-0.5%雾化吸入。并适当用抗菌素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