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文庙的建筑形态与文化内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文庙的建筑形态与文化内涵-建筑论文 吉林文庙的建筑形态与文化内涵 张 颖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 吉林 132001) 摘 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江水如带,钟灵毓秀,在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式建筑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吉林文庙。吉林文庙以博大的胸怀传承儒家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意志品质,是吉林乃至全世界的宝贵财富和历史遗产。 关键词 :吉林文庙;建筑形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54-01 收稿日期:2015-03-08 作者简介:张颖(1976-),女,吉林吉林人,大学本科,工作于吉林市文庙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公共服务及文化活动的策划。 一、追根溯源话吉林文庙之兴建 吉林省修建文庙始于清乾隆年间,由乾隆帝下诏御批兴建,处于对国内形势稳定安宁的考虑,以及满汉文化融合,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由此,吉林文庙成为清代在关外批准修建的第一座文庙。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决定升祭孔为国之大祀。吉林巡抚朱家宝、提学使吴鲁拨出巨款,下令文庙移至东莱门外重建,这就是保存至今、气势非凡的吉林文庙。这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式建筑群,由高达3 米的红墙环绕,占地16 345 平方米。文庙的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由南端的照壁向北,经过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至二进院落大成殿,在建筑上形成高潮,最后收尾于三院的崇圣祠。主殿大成殿高20 米,面阔11 间重檐歇山式殿顶,檐下斗拱交错,檐上黄瓦飞甍。坐落在中轴线两侧的牌楼、石碑、两庑都是对称排列。文庙的三进院落在中轴线的贯穿下层层递进,有起点、有结尾,一气贯通。它雄浑的气势、壮观的格局,向人们展示着空间之美。 二、文庙建筑形制突显出建筑等级 文庙是我国古代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它概括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诸多优势,平面布局、单体设置、整体构造、色彩装饰,均形成了自己的造型与模式。 与中国其它古建筑组群相比较,自身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的空间组织、平面布局,规模形制等方面。 文庙在空间组织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古老的轴线对称艺术,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均衡对称的设计手法,受等级观念的支配,充分表达和强调了庄严与权威性。平面构图是沿中轴线由南至北组织,将主体建筑(大成殿)集中在后部,而前部空出很长的距离,进行系列的空间塑造,将纵深很长的空间分隔成大小不同的横向院落,经过重重的门,层层的院落,由低至高,由小到大,抑扬顿挫、主次分明,因势拥抱、环顾呼应,有组织、有节奏地渐渐展开、延伸。它如同中国画的长卷,给人以舒缓、含蓄,体现出封建统治秩序庄重之感。由于执政者重视和推崇儒学并亲临祭孔,兴建文庙至繁盛的时期,这时期所修的文庙建筑体量逐渐增大,从最初的“庙屋三间”一直发展到五、七间,最高者达面阔九间(《永吉县志》记载吉林文庙11 间),吉林文庙既是其中的一例。多进院落的形成,固定、特有规制的“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单体建筑框架的设置和称谓,亦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 就礼制屋顶、装饰材料上看,屋顶式样从硬山、歇山,直至重檐,黄色琉璃大量地使用于主体建筑之上;斗拱由朴拙硕大承重挑檐功能逐渐转为繁缛精巧,每攒斗拱以达九踩之多,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等级观念。色彩方面,更是享受了帝王的礼遇,红色墙柱门窗、黄色琉璃脊兽、大式屋顶瓦作、金龙和玺彩画,雕梁画栋的各种龙形图案,形态宏丽、气势磅礴,格调高雅华贵,遵循了宫廷建筑的规律,俨然皇宫之制。 三、文庙建筑形态诠释文化内涵 吉林文庙在保存自身基本特征外,具有较强的外来文化包容性,塑像和壁画的出现,即反映出文庙建筑对于佛教文化的包含与吸收,为文庙注入了新的血液。建筑中的每处都饱含着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龙在文庙建筑上无处不在,显示了文庙建筑的神圣与威严,同时也是中国文明生生不息的活力和人的精神。 文庙的建筑文化精神,在人文美与自然美的结合上显现了别具风格的造诣和鲜明的特征,就建筑美学来看,有它独特的构想,无论是布局、形式,或是朝向、空间、气韵,均有主次、内外之分,对称、均衡协和相安的整体统筹。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的愉悦,并臻于艺术上的完善,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美学的重要批评尺度和建筑的审美标准,以崇中主导和规范着文庙建筑的设计思想。 文庙不同于基督教堂的神秘,希腊神殿的庄严,而是采用全木结构,很强的整体感,平和舒缓,逶迤交错,飞檐翅壁,气势雄浑,给人平易柔和的感受,带有一种明显的人类生命流动气韵和森严的伦理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