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1 -
浅探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成因
镇坪中学 程继舜
内容摘要: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气横溢,个性率真自然,奔放坦荡。其诗歌感情热烈、想象丰富、雄奇飘逸、气势宏伟,常用一些夸张式的比喻和清新自然的语言来表现其浪漫主义情怀。李白诗歌形成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强大的国力,开放自由的社会氛围,南北文化的交流,深厚的文化积淀,道教思想等。还有内在因素,如豪放率真的个性,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向前人学习,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并把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进一步加以发扬光大,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李白 、浪漫主义、风格、成因、社会背景、思想性格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读着余光中的《寻李白》,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千年以前的盛唐。李白的率真自然、李白的豪迈奔放、李白在华夏民族三千年文化史上耀眼的光芒,都在这短短几行诗中表现了出来。李白以其喷泻奔涌的抒情、大胆的夸张、奇幻诡谲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把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推向新的高峰。李白凭借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盛唐雄风
如果缺少了李白这位震烁古今的诗才,盛唐雄风一定会为之逊色。同时,李白又是在盛唐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孕育出来的天才,可以说是盛唐雄风成就了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国势之强,曾令“四夷皆服,万国朝拜”。在经济上,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杜甫曾经有一首名为《忆昔》的诗,是这样赞美盛唐人民生活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斑斑,男耕女织不相失。”这样的社会背景,激发了整个民族的自信心,激发了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李白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博大的胸襟,浪漫的情怀,雄浑、深远的“盛唐气象”。
在中国思想史上,唐朝是一个兼容并蓄,活跃开放的时代。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宽松自由的社会气氛中,李白才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才能够无拘无束地宣泄内心的情感。这在“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龚自珍《咏史》)的明清时代是无法做到的。唐王朝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使长安成为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地。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汇集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王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胡风夷俗,融聚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城,自幼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五岁时随父移居四川江油,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李白的眼界,开阔了李白的胸襟,这对其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是诗化的国度,尤其在唐朝,诗歌作为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达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形成了举国上下爱诗重诗的氛围。唐朝重诗,首先表现在统治者爱诗。唐太宗有吟咏唱和之雅,武则天有钦赐锦袍之赏,唐玄宗有下辇迎诗人之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朝以进士科取士,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作诗成为读书人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每个大诗人都得到社会的尊敬和优厚的待遇。天宝初年,李白因一篇《蜀道难》得到贺知章的赏识,被誉为“谪仙”,就声名大振,进而受到唐明皇的宠爱。《新唐书》载:“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这种作为盛唐的诗人所特有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南北文化的交融
公元317年,晋室南渡,从此中国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在这期间,南北双方的文化呈现相当明显的差异。南朝文学华艳淫靡、轻抚纤弱,北朝文风刚劲、粗犷、厚重。单一的南方文化或单一的北方文化,都有局限性,如果不能融合就不能蔚为大观。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文化交融的过程大大地加速了。随着初唐的王杨卢骆四杰以及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相继登上诗坛,诗风逐渐变化。到了盛唐,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的、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起重基础知识.doc
- 气动冲击扳手的结构设计论文.doc
- 气动翻转机械手部件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
- 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ppt
-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幻灯.ppt
-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水循环的影响机理和水资源安全评估.doc
- 气候对建筑的影响.ppt
- 气凝胶绝热毡施工方法.ppt
- 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最近下载
- 理解标题的含义(讲义)-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统编版).pdf VIP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docx VIP
- 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解读课件.ppt VIP
- 2024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年春学习质量监测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pdf VIP
- 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湘教版同步教学案2.pdf VIP
- 2025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每个单元教材分析.pdf VIP
-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pptx VIP
- DG_TJ08-2456-2024 住宅屋面及其他设施修缮改造技术标准.docx
- 课件: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