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 DL/T 553—94
技 术 准 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11-07批准 1995-04-01实施
1 电力系统的动态记录
电力系统的动态记录分三种不同的功能。
1.1 高速故障记录
要求记录因短路故障或系统操作引起的、由线路分布参数参与作用在线路上出现的电流及电压暂态过程,主要用于检测新型高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行为,也可用以记录系统操作过电压和可能出现的铁磁谐振现象。其特点是:采样速度高,一般采样频率不小于5kHz;全程记录时间短,例如不大于1s。
1.2 故障动态过程记录
记录因大扰动引起的系统电流、电压及其导出量,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系统频率的全过程变化现象。主要用于检测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行为,了解系统暂(动)态过程中系统中各电参量的变化规律,校核电力系统计算程序及模型参数的正确性。其特点是采样速度允许较低,一般不超过1.0kHz,但记录时间长,要直到暂态和频率大于0.1Hz的动态过程基本结束时才终止。已在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各种类型的故障录波器及事件顺序记录仪均属于此一类别。
1.3 长过程动态记录
在发电厂,主要用于记录诸如汽流、汽压、汽门位置,有功及无功功率输出,转子转速或频率以及主机组的励磁电压;在变电所,则用于记录主要线路的有功潮流、母线电压及频率、变压器电压分接头位置以及自动装置的动作行为等。其特点是采样速度低(数秒一次),全过程时间长。
2 对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过程记录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过程记录的主要任务是,记录系统大扰动如短路故障、系统振荡、频率崩溃、电压崩溃等发生后的有关系统电参量的变化过程及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行为。
2.1 当系统发生大扰动,包括在远方故障时,能自动地对扰动的全过程按要求进行记录,并当系统动态过程基本终止后,自动停止记录。
2.2 存储容量应足够大,当系统连续发生大扰动时,应能无遗漏地记录每次系统大扰动发生后的全过程数据,并按要求输出历次扰动后的系统电参数(I、U、P、Q、f)及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行为。
2.3 所记录的数据可靠安全,满足要求,不失真。其记录频率(每一工频周波的采样次数)和记录间隔(连续或间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以每次大扰动开始时为标准,宜分时段满足要求。其选择原则是:
a.适应分析数据的要求;
b.满足运行部门故障分析和系统分析的需要;
c.尽可能只记录和输出满足实际需要的数据。
2.4 各安装点记录及输出的数据,应能在时间上同步,以适应集中处理系统全部信息的要求。
3 对故障动态过程记录设备的基本要求
装设在220~500kV变电所的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过程记录设备应满足如下的基本要求。
3.1 具有按反应系统发生大扰动的系统电参量幅度及变化率判据而自起动和反应系统动态过程基本结束而自动停止的功能;也能由外部命令而起动和停止。
3.2 每次记录的数据必须随即快速地转出到中间载体,以迎接可能随之而来的下一次故障数据记录。其内存容量应满足连续在规定时间内发生规定次数的故障时能不中断地存入全部故障数据的要求。
3.3 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满足规定的电气量线性测量范围;记录的数据可靠,不失真;记录的故障数据有足够安全性,不因供电电源中断或人为偶然因素丢失和抹 去。
3.4 记录数据带有时标,并适应记录时间同步化要求。
3.5 按要求输出原始采样数据和经过处理取得的规定电参量值。
3.6 对外关系如下。
3.6.1 故障动态过程记录设备应收集和记录全部规定的故障模拟量数据和直接改变系统状态的继电保护跳闸命令、安全自动装置的操作命令和纵联保护的通道信号。模拟量直接来自主设备,而开关量则由相应装置用空触点送来。
3.6.2 故障动态过程记录设备原则上应作为变电所监控系统中的故障数据收集及单个数据处理(输出每一采样周波的有关电参量数值)的一个组成单元,并按要求接受监控计算机命令输出相应数据。
3.6.3 故障动态过程记录设备又是电网事故自动分析系统的一个组成单元,根据要求可经由专设的通信接口直接接受自动分析系统主站计算机的命令调出数据。自动分析系统主站计算机的基本分析功能另作规定。
3.6.4 为了便于调度处理事故,在装设故障动态过程记录设备的变电所的配出线路或电力元件故障时,应立即直接输出有助于事故处理的极少量故障电参量。
3.6.5 为适应集中处理的要求,输出的动态过程记录数据应符合标准格式,规定与ANSI/IEEE C37.11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pdf
- DBJ01-63-2002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质量检验标准.pdf
- DLT1211-2013火力发电厂磨煤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规程.pdf
- DLT5127—2001水力发电工程CAD制图技术规定(含条文说明).pdf
- GB50033-1991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pdf
- GBT 9469.9-1988 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单信道同轴电缆总线媒体层技术.pdf
- SL-Z322-200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pdf
- DL 5429-2009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pdf
- DLT 253-2012 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地电位分布、跨步电压和分流的测量方法.pdf
- DLT 254-2012 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导则.pdf
- dlt51614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4部分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doc
- dlt51615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doc
- dlt60819962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doc
- dlt60919963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doc
- dlt6111996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oc
- dlz7132000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doc
- dz0225―2004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oc
- DLT 536-1993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订货技术条件.pdf
- DLT 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pdf
- DLT 542-1994 钢熔化焊T型接头角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