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1
ORACLE ERP 的前世今生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96641289 一、1993年之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PAGEREF _Toc496641289 \h 4
HYPERLINK \l _Toc496641290 二、1993年至2000年:奋起直追,艰难突围 PAGEREF _Toc496641290 \h 8
HYPERLINK \l _Toc496641291 三、2000年-2009年:引领风骚,征购无极限 PAGEREF _Toc496641291 \h 14
HYPERLINK \l _Toc496641292 四、从SAP到ORACLE PAGEREF _Toc496641292 \h 17
HYPERLINK \l _Toc496641293 五、结束语 PAGEREF _Toc496641293 \h 19
一个伟大的公司必有一个伟大的产品。如果说数据库是ORACLE在上世纪最后二十年赖以起家并奠定江湖地位的旗舰产品,那么,企业应用产品(或曰ERP)则毫无疑问是ORACLE在本世纪初的这近十年,征战疆场、所向披靡的核心武器。有关ORACLE数据库的传奇故事,相信对于大多数程序员或IT技术人员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了然于心,但对于ORACLE的ERP产品的来源与发展历史,许多人则似乎不甚了了,甚至于连ORACLE自己对于自家ERP产品的历史渊源也是语焉不详,有些遮遮掩掩。2007年国内有一位SAP顾问在网上与ORACLE的拥趸者争吵时就曾说过:“十年前哪里有人听说过Oracle有什么ERP产品,就是三年前如果你去问做ERP的,大家只知道SAP R/3,Oracle是数据库”。
客观来看,这位仁兄所言也并非完全是意气用事,因为十多年前,当时人们还习惯称之为MRP II 的ORACLE ERP确实有些默默无闻(至少在国内是这样),以至于2000年8月15日,联想集团正式对外自豪地宣布:由联想、SAP和德勤合作的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成功。有媒体欢呼:联想集团ERP项目的成功,不但创造了中国IT行业在ERP项目中的“第一”,也创造了一个新的Legend (传奇〉。可实际情况却是,早在1996年华为就已经开始了ORACLE R10.6的全业务应用(13个核心业务模块,仅HR模块策略性地选择了SAP)。到2000年正当媒体及业界上下正热议柳传志的名言“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时候,华为却正静悄悄地部署着由ORACLE R10.7升级到R11。
毋庸置疑,倒退十多年,今日与SAP并称并被业界誉为“一个是奔驰、一个是宝马”的ORACLE ERP,在当时与SAP相比,确实还只能算是一个“丑小鸭”,以至于当年SAP在华为项目上(因为更贵)输给ORACLE之后,只是有些“不屑”地表示“遗憾”。当年的华为,与联想相比还只是个不太起眼的角色,SAP的“遗憾”也不能完全说是故作轻松,多少也带有点“等着瞧好看”的意思。只是十年之后的2006年,当在IT业界已是声名显赫、如日中天的华为以“重金”礼送SAP出境,将HR模块也切换到ORACLE的时候,SAP的销售人员除了大骂“前辈”的愚蠢,就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
过去十多年来,那些曾在ERP业界风光一时、有着不俗业绩的企业,诸如J.D.Edwards、Baan、Peoplesoft、Siebel、i2等等,都已经一个个倒下或象流星一般消失。后加入的重量级玩家如微软,十年耕耘ERP,也是收获甚微。为何只有ORACLE ERP 最终脱颖而出,能够与SAP比肩如双峰壁立?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或许从回顾、探讨ORACLE ERP的发展历史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
一、1993年之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讲到ERP的历史就不能不讲到SAP,因为在上个世纪末的最后十年,业界几乎公认SAP是ERP软件的鼻祖,SAP的R/3几乎就是ERP的代名词。而讲到SAP的历史(也正如讲到Microsoft、Oracle 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所共知的名字“IBM”。IBM与当今世界最大的三家“独立软件供应商ISV”(第一Microsoft、第二Oracle、第三SAP)的关系可说是“源远流长”。不仅如此,今天的所谓“独立软件供应商ISV”之所以能有立足之地并发展壮大,也与40年前IBM的一纸声明大有关系。
四十多年前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是IBM大型计算机所主导的时代,当时所谓的应用软件巿场,例如企业用的财务管理软件,才刚在起歩阶段。虽然IBM销售出大型计算机时会“附赠”这种软件,但通常研发应用软件还主要是客户自己的工作。IBM起初并没有向计算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康威视DS-19A系列短信配置方案.docx
- 海康威视DS-K2600配置手机操作指南.docx
- 海康威视DS-K2600门锁继电器配置手册.docx
- 海康威视DS-K2600联动配置手册.docx
- ManageOne OperationCenter产品安装手册.docx
- ManageOne OperationCenter安装技术手册.docx
- ManageOne OperationCenter报表技术参考.docx
- ManageOne OperationCenter联机帮助手册.docx
- 华为FusionCloud桌面云技术解决方案.docx
- ManageOne OperationCenter管理员技术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