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仁心仁术中西医结合疗诸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建仁心仁术中西医结合疗诸疾 时间:2017-07-27 来源: HYPERLINK / 中国中医药报    杜建,教授,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原院长,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诊专家。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30余项科研课题,并与课题组成员共同撰写论文274篇,其中SCI收录17篇,被引频次1703次,历年科研成果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高等教育福建省级教学成果奖等18项,主编著作14部。   作为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办早期的学子,杜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医师之一。他接受过传统中医药教育,又接受过中西医结合的训练,在医疗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成为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名老中医之一。在临床诊疗中,他关心体贴患者,处处为患者着想,常常以简单便宜的药物治好患者常年困扰的顽疾,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救世良医”。 【深研岐黄 矢志不移】   杜建自幼喜好中国传统文化。他出生于一个与医学相关的家庭,外婆出生于中医之家,母亲是一名从事药物研究的医药工作者。他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觉得中医非常好,既可看病又可了解中国的文化。”聪明好学的他,于1959年考入刚刚成立1年的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在大学学习期间,成绩年年名列前茅。   杜建曾在福建省邵武金坑公社(现改为金坑乡)进行过医疗实践。金坑公社处于福建与江西交界处,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年轻的杜建并没有气馁和退却,他通过所学的中医专业知识,积极指导当地赤脚医生,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采摘草药,用“一根针一把草”救治病人。他说:“在农村应用中医药诊治急重症常取得很好疗效,从而更进一步坚定了学好中医,用好中医,用中医药为百姓服务的执着信念。”此后,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用中医的思维方法与手段治疗疾病,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积极提倡中西医结合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从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   杜建认为,中医四大经典必须熟读,同时选读名家名著,涉猎古代医学入门书,从不同层面学习经典,深化中医理论认识。   他对经典著作的熟悉和重视,还体现在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校勘和发挥上。如早在1991年他承担了福建省教委的科研项目——《医原》点注。他熟读《医原》一书,但感于该书论述的文言较多,不便当代人阅读和学习,因此点注该书,并结合现代医学进展进一步阐述和发扬。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的《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浅释》,杜建是三位作者之一,这本书对《外感温热篇》原文逐条进行了校勘,对条文的含义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还收集了历代医家的注说,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展开评析,明晰医理,对后学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临床工作中,杜建也常应用经典著作中的方药取得良好疗效。如上世纪70年代初,福建乙脑肆虐,他常常接诊从农村前来的患病儿童。当时患病儿童一入院均是高烧、抽搐、昏迷,除一般支持疗法和降脑压外,杜建秉承明清温病学家经验,应用清瘟败毒饮煎汤鼻饲,使患病儿童体温较快降至正常,抽搐停止,病情改善,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而对于冬春季节常见的小儿支气管肺炎,他在经方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结合病因病机调整方剂为大金连麻杏石甘汤(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在临床治疗上也有明显效果。在帕金森病治疗上,他认为年高下亏治在肝肾,反复强调帕金森病的发病之本为肾虚髓空。因此,在治疗上强调补益肝肾、健脾益气,善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化裁。这些临床案例都进一步验证了经典著作学习在杜建学术思想形成中的重要性。   亲身实践的深刻体会使得杜建在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中也十分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在历次研究生的讲座、教学中,他都谆谆教诲:多读书、多读古书、多读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 【名医成才离不开大量的临床实践】   纵观历代名医大家,没有一位不是在临床上摸爬滚打日积月累积淀而成的,杜建也不例外。大学毕业后,杜建虽留校任教,但同时在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并兼任临床带教,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救死扶伤的医师生涯。他救治了无数患者,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他摸索出了以野麻草、马齿苋合四君子汤煎汤频饮的独特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夏季热,他用六月雪配合生脉散而屡屡获效,就此形成了小儿夏季热的治疗特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他总结出应用白毛藤、田基黄合茵陈蒿汤的治疗经验。他经常叮嘱学生,侍诊抄方、记录整理、问题析疑、临床实践和提炼发挥对提高临床水平非常重要。   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杜建学术思想的直接源泉,扎实的临床技能成就了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