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附件3 YY0267-2008换版指南
PAGE
PAGE 5
一、YY0267新旧版标准差异表
章、节
名称
YY 0267-2008中条款
YY0267-1995中对应条款
条款号
内 容
条款名称
内 容
修改条款
生物学评价
4.1
体外循环血路中直接或间接与血液接触的部件,都应评价为无生物危害性
(检测项目:急性全身毒性、皮内刺激、皮肤致敏、细胞毒性、血液相容性)
4.6管道生物性能
a.管道应无菌 b.管道应无热原
c.管道应无毒性d.管道应无溶血
无菌
4.2
体外循环血路经过一个确认过的灭菌过程后应无菌
无热原
4.3
体外循环血路应无热原
结构密合性
4.4.1
体外循环血路应能承受1.5倍于生产厂规定的最大正压和1.5倍于生产厂规定的最大负压,1.5倍负压如超出93.3kPa
(700mmHg),则应施加93.3kPa(700mmHg),或者,若在高海拔地区应按5.5.1测试其可获得的低气压
(需分别进行正压测试泄漏和负压测试泄漏)
4.8.2
管道承受100kPa的压力应无渗透破裂现象
连接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或血液滤过器的接头
4.4.2.1
除非和体外循环血路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连接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或血液滤过器的接头的尺寸应如图1所示
4.2
管道与净化器接口尺寸应符合图1的规定
还原物质
4.7.1
20mL检验液与同批空白对照液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c(KMnO4)=0.002mol/L]的体积之差应不超过2.0 mL
4.5.1还原物质
管道溶出液20mL与同量空白对照液相比较,0.02mol/L高锰酸钾消耗量不应超过1.5 mL
重金属
4.7.2
当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AAS)或相当的方法进行测定时,检验液中钡、铬、铜、铅、锡的总含量应不超过1μg/mL。镉的含量应不超过0.1μg/mL(仲裁法)。
当用比色法进行测定时,检验液呈现的颜色应不超过质量浓度ρ(Pb2+)=1μg/mL的标准对照液
4.5.2重金属
管道浸渍液的重金属含量中铅、锡、锌、铁和镉的含量总和不得超过5μg/mL,其中镉的含量应低于0.1μg/mL
酸碱度
4.7.3
检验液与同批空白对照液对比,pH值之差应不超过1.5
4.5.3酸碱度
管道溶出液与同批空白对照液作对照,pH值之差不得超过1.5
蒸发残渣
4.7.4
100mL检验液的蒸发残渣的总量不超过2 mg
4.5.4不挥发物
管道溶出液100mL,不挥发物总量不得超过2 mg
环氧乙烷残留量
4.7.7
体外循环血路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时,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10μg/g
4.7
管道经灭菌后,不得变形、松动和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若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放置十四天后,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大于10mg/L
有效期
4.8
应给出有效期,有效期内产品应符合规定要求(需取老化后产品或有效期末做热原、无菌、结构密合性试验)
4.9
管道经灭菌后,在遵守贮存规定条件下,从灭菌之日起有效期为二年
新增条款
连接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或血液滤过器的接头
4.4.2.2
接头与配套使用的器件连接应无泄漏
(需分别进行正压测试泄漏和负压测试泄漏)
——
——
连接血管通路的接头
4.4.3
除非血管通路和体外循环血路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连接血管通路的接头与配套使用的器件连接应无泄漏
(需分别进行正压测试泄漏和负压测试泄漏)
连接辅助部件的接头
4.4.4
预定与各种分离型的辅助部件(如肝素管道、压力传感器管道、药物注入管道和水平面调整管道)一起使用的体外循环血路的各个部分,其与配套使用的器件连接应无泄漏
(需分别进行正压测试泄漏和负压测试泄漏)
色标
4.4.5
与病人连接的动脉血路末端应标示为红色,而与病人连接的静脉血路末端应标示为蓝色。血路末端100mm内应明显地标志色标
采样口
4.4.6.1
穿刺式采样口不应有泄漏。此种设计能将针头穿透管道而引起损伤的危险减至最少(需分别进行正压测试泄漏和负压测试泄漏)
4.4.6.2
非穿刺式采样口不应有泄漏
(需分别进行正压测试泄漏和负压测试泄漏)
4.4.6.3
采样口不应置于空气监测器下游位置
血路容量
4.4.7
体外循环血路的血路容量范围应由生产厂规定
气体捕获器预充水平
4.4.8
厂家推荐的气体捕获器预充水平应在气体捕获器上标记,或在使用说明书上说明
传感器保护器
4.4.9.1
带有一体型的传感器保护器的体外循环血路应能防止交叉污染。传感器保护器应能承受1.5倍于生产商建议的最大压力,仍能保持其安全性和不泄漏。传感器保护器的机器端表面应透明,在使用过程中可目视检查血液污染
传感器保护器
4.4.9.2
如果不是作为体外循环血路的整合附件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ILEUPLOAD╱重点源调查表2013 - 上海金山区环境保护局.ppt
- FIR数字滤波器课程设计.doc
- From 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自我.doc
- G109南环高速路望远出口至永宁县迎宾大道段拓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Get_Smart 灵智少儿英语教材介绍.ppt
- gps静态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 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 第三分册 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送系统(v10).doc
- GSP药品采购管理操作规程.doc
- HR03号HR的职业生涯规划.ppt
- HXD3C型7200kW客、货通用电力机车.ppt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