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对及生物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对及生物防治

大气污染及生物防治 第一节 大气污染概述 第二节 全球变暖 第三节 酸雨 第四节 臭氧层空洞 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 第一节 大气污染概述 1 大气污染的概念 2 大气污染的来源 3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4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 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2 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指有害物质排入大气,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 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等; 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 大气污染主要以人为因素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因而在工业区和城市中污染特别严重。 3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氟氯烃等。 颗粒物是人体健康的大敌,尤其是直径在0.5-5um之间的飘尘对人的危害最大。0.5um到5um的飘尘可以直接到达肺细胞而沉积,并可能进入血液往全身流动,其危害后果相当严重。 二氧化碳对人体虽无直接危害,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气温上升,它将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其刺激性。经常接触低浓度二氧化硫的人会有乏力、疲倦、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症状。而且二氧化硫往往与水气结合变成硫酸烟雾,导致酸雨的产生。 氮氧化物和臭氧在阳光作用下与其他污染物反应,形成光学烟雾,对人体危害很大。氮氧化物也算是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 为确定某地区空气质量以及空气中污染物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我国用空气污染指数划分质量等级来进行空气质量报告。按照污染指数划分的空气质量等级及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见下表。 4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 ⑴根据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总悬浮颗粒物(TSP) 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 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 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在调查的341个城市中, 64%的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其中101个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 占29.2%。 2004年10以个典型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 研究不同城市城区大气污染状况 选择的10个城市中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都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 , 其中北京、武汉等六个城市的PM10年均浓度值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只有厦门市的PM10浓度较低为0.062mg/m3, 但仍未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研究的10个城市中北京和广州的NO2 年均浓度最高, 均超过0.07mg/m3。重庆、乌鲁木齐、南京、武汉的NO2 浓度也较高。只有厦门和昆明的NO2 浓度值达到空气质量优良的标准。 ⑵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2000年, 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8.145×108 立方米, 其中燃料燃烧废气占59.3%, 生产工艺废气占40.7%。 ⑶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 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经营, 浪费资源, 耗能过大, 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 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⑷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 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有资料报道, 我国多数大城市中, 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的60%以上。 ⑸我国城市大气污染还具有北方比南方严重; 冬季重于夏季; 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的特点。 第二节 全球变暖 1 过去全球气温的变化 2 导致气温变化的原因 3 未来全球气温变化预测 4 全球变暖的影响 5 防治对策 1 过去全球气温的变化 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温度和海洋温度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明显的。 ⑴温度的升高。更新的近100全球地表温度的线性趋势为0.74℃±0.18℃(1906-2005年),大于TAR时给出的0.6℃ ±0.2℃(1901-2000)。近50年的变暖率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 ⑵冰雪面积的减少。根据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