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安全与纠纷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对不同因素来预防及处理 病人的因素 医护人员因素 家属的因素 专科治疗和处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环境和病房设施 病人的因素 识别患者的症状(幻觉妄想等) 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及时请会诊、或转诊等 医护人员的因素 加强岗前培训及业务学习 加强精神科职业道德教育 具备有关的人文,社会,法律知识,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认真如实及时书写各种护理文件,完善必须检查,严格执行查房制度。 签字必须真实 家属的因素 专科治疗和处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进行特殊治疗时要与家属充分沟通,使其知情并征得同意。 关于药物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要向家属详细说明:肥胖、摔跤、猝死、低血压、合并器质性疾病 出院病人要详细说明有关事宜,如定期查血象肝功能,定时定量吃药,药物由家属保管。 环境和病房设施 加强病房设施管理,去除不安全隐患,如水、电、门窗、尖锐物品等的管理 总 结 精神科医疗安全与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理上一项 长期性,需要多方面介入与配合的工作 社会的支持 政府的重视 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广大医护人员自身的提高和适应 祝工作顺利! 行医平安! * * 一直在沉默中被舆论压抑的医生和护士们,终于在一位名叫王云杰的耳鼻喉科大夫被患者锤杀后,通过自发的抗议与声援向舆论撕开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也让复杂的医患关系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 扎实的精神科医学知识。全面的其他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的相关知识,详细做体格检查,发现或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器质性疾病或有关躯体疾病。 *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使广大家属及社会群体了解精神疾病知识,认识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医疗意外及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强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力度,增加工作的安全性 精神科医护安全与医患纠纷 深圳医生护士戴钢盔上班事件 2006年11月一名患者因车祸转来深圳山厦医院,医院对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于第三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并于术后第17天准备出院。但在办理出院手续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大汗淋漓等症状,随之呼吸心跳骤停,两分钟后,经医生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家属不理解,坚决要医院给个说法,并停尸三天。期间医院多次建议家属进行尸检,明确死亡原因,但家属坚决不同意。 多次组织多人到医院,拉上横幅、在医院烧纸,并谩骂医生护士,其中多次与医院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院方没有办法,只有让医护人员戴上头盔等防护工具,加强自身防护。 10·25温岭袭医事件 2013年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刺伤医生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杀医事件”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一举推到了高点,更赤裸地向全社会揭露中国医务工作者的生存现状 中国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医护形象被丑化,变成了“白狼”“魔鬼”; 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相互防备; 住院精神病人特点 症状变化难以预测性 患者的精神症状可呈不稳定状态,即使某些病情稳定的患者,有时也可突然出现某些精神症状,并支配其行为,严重者可伤害自身及他人,其发生时间及方式无法预测。 冲动行为难以防范性 对于某些冲动性行为,如突然撞墙、吞食牙刷、徒手或持椅子攻击他人等,由于其突然性,即使能预测到有发生的可能,由于其实施方式的便利性、无特殊条件性和实施的突然性,在实际中也难以防范其发生。 精神科医疗纠纷特点 精神病院内的医疗纠纷案件多集中于住院患者不同方式的自伤、自杀、他伤、他杀等意外事件。 争论:精神病院是否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关于精神病医院是否应承担监护责任问题,民法学界存在争议。 精神科常见的医疗纠纷类型 出入院相关医疗纠纷 诊疗和治疗相关医疗纠纷 保护性治疗措施相关纠纷 患者伤害行为相关纠纷 意外事件相关医疗纠纷 患者猝死相关纠纷 其他 案例一:精神病人互殴 医院被判担责七成 一精神病人殴打另一精神病人,导致受害人眼球破裂、晶状体脱落。受害人家属将打人者和医院起诉到法院。8月21日,郑州市二七区法院认定:精神病人到专业医院接受治疗,监护人即将其监护职责委托给医院,发生非医疗原因伤亡医院难辞其咎。遂判令医院对此案承担70%责任,赔偿受害人各项费用142673.76元。打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则赔偿受害人6.1万余元损失。 案例二:难入院的特殊病人-1 天津市民王海,42岁,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两个姐姐,在当地精神病医院住院期间发现患心肌梗塞,被送到胸科医院。抢救之后,胸科医生要求患者住院时必须有家属陪护,而精神病医院并非病人的监护人,无权利做决定,因此,病人未能留在胸科医院住院治疗,只好开了药,精神病院医生将王海带回精神病院继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