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证--喘证2.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喘 证 概述 概述--定义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 症 状 症 状 喘脱:喘证的严重阶段,表现为喘促持续不已,烦躁不安,汗出肢冷,心悸,面唇青紫,脉浮大无根等。 与西医联系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1.以呼吸困难,喘促气短,甚则张口抬肩,鼻冀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从病史来看,多有咳嗽、哮病、肺胀、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诊查要点 3.体征: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4.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有助于诊断。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证治分类--实喘 常有中成药:桂龙咳喘宁胶囊、甘草合剂 紫菀 百部 桔 梗 陈皮 桔 梗 甘草 半夏 半夏 证治分类--实喘 霜桑叶 杭白菊 薄荷 枇杷叶 证治分类--实喘 证治分类--实喘 证治分类--虚喘 紫河车 防风 人 参 西洋参 五味子 证治分类--虚喘 山药 山茱萸 山茱萸 附子 蛤蚧 红 花 川 芎 其 它 疗 法 (一)单方验方 1.冬虫夏草研末装胶囊,每次1g,每日3次口服,肺肾气虚喘证。 2.麻黄、五味子、甘草各30g,研末装胶囊,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寒喘实喘者。 3.紫河车50g、蛤蚧20g、木香15g、陈皮15g研末装胶囊,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肺肾虚痰喘者。 冬虫夏草 (二)针灸疗法 可选定喘、膻中、肺俞、大椎、合谷为主穴,每次取1~2个穴位。 喘证日久,反复发作者,宜艾灸大椎、肺俞、肾俞、命门、足三里等。 (三)饮食疗法 1.蛤蚧3g,瘦猪肉60g煲汤,每周服二次,适用于虚喘者。 足底部反射区: 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肺及支气管、肝、脾、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胰、十二指肠、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 预防调护 平时要慎风寒,适寒温,节饮食,少食黏腻和辛热刺激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动火。 已病则应注意早期治疗,力求根治,尤需防寒保暖防止受邪而诱发,忌烟酒,远房事,调情志,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但活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而定,不宜过度疲劳。 谢谢! 主 证:喘促气短,言语无力,咯痰稀薄,自汗畏风,烦热口干,面颧潮红,舌质淡红,脉软弱或细数。 证机概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治 法:补肺益气养阴。 代 表 方:生脉饮、玉屏风散。 1.肺气虚耗证 主 证:喘息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浮肿,形寒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薄,脉微细。 证机概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治 法:补肾纳气。 代 表 方: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成份】干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 2.肾虚不纳证 * *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台湾歌星)死因:哮喘病突发猝死。 台湾著名艺人柯受良因饮酒诱发哮喘而死亡。 呼吸困难 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或空气不足。 客观上:表现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异常 表现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呈端坐呼吸)。严重者可致喘脱(喘促持续不已,烦躁不安,汗出肢冷,心悸,面唇青紫)。 现代医学与喘证有关的疾病主要有: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炎、矽肺、肺结核等。 2)慢性心衰等所致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3)严重贫血、中毒、癔病等导致的呼吸困难。 外邪袭肺 外感风寒 风热壅肺 饮食不当 脾胃受损痰湿 ,上干于肺 肺气不宣 气逆而喘 情志失调 肝气逆乘于肺 肺肾虚弱 肺虚气失所主 肾虚气失摄纳 辨虚实 辩病位 辨寒热 发病治标 治肺 平时治本 治肾 实 喘---重在治肺,祛邪利气。因寒热痰,不同病因, 宜采用温宣、清肃、化痰等法。 虚 喘---重在肺肾,以肾为主,宜补气摄纳。 虚实夹杂---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 主 证: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 法:宣肺散寒、止咳 代 表 方:止嗽散 组成:桔梗一钱五分,甘草(炙)五分,白前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百部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水煎服。 1.风寒壅肺证 主 证:喘促气粗,咳嗽,痰黄稠,伴形寒,身热有汗,口渴,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 治 法:解表清理,化痰平喘。 代 表 方:桑菊饮 【组成】 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连翘(5克) 薄荷(2.5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