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案资料
丝路花语,秀美中原 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及运营分析 目录 洛阳市旅游业现状 文化旅游定义与论述 洛阳市文化旅游业打造与发展 隋唐遗址植物园概况; 策划项目的可操作性与意义分析 洛阳市旅游业现状分析 蓬勃发展中的洛阳旅游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快速发展中的洛阳旅游 旅游业又成为“无烟工业”,以辐射面广、带动型大、收益快、无污染而倍受各地重视。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洛阳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外事接待型到旅游产业型的转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要素齐全、设施完善的产业体系。洛阳市目前有A级景区26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4家、3A级景区10家、2A级景区1家;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为帝王之州、华夏文明发祥之地。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快速发展中的洛阳旅游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逐步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着力建设“历史文化之都”、“休闲度假之都”和“国际性旅游城市”,形成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南部生态旅游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伏牛山滑雪场、高山牡丹园、《河洛风》舞蹈诗及《武皇十万宫廷乐舞》等“八大精品”;历史文化板块、生态山水板块、节会板块、牡丹观赏板块、工农业游板块、都市风光板块、温泉休闲板块、旅游年票板块等“八大板块”。通过节会拉动,使洛阳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实现了洛阳旅游全年无淡季。 2008年洛阳市全市接待游客45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4亿元。 2007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榜 河南省内部分城市,07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排行榜 2009年春节黄金周各城市旅游总收入一览表 我们从上诉表格中看到了什么? 作为传统旅游强省的三南(海南、河南、云南)其旅游总收入并不在前列; 洛阳市旅游收入与郑州相比,差距巨大。但事实上,洛阳的旅游资源要比郑州丰富得多。 洛阳旅游业近年来发展飞快,但,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我们是旅游资源大市,但我们并不算旅游强市。 洛阳旅游业,还需要很多工作去做。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贵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的洛阳市,为什么不能在国内旅游业总收入中名列前茅?是旅游资源不够,是不具有吸引力?是旅游服务不到位?是宣传不够?还是? 我们应该怎么做?其他先进旅游城市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洛阳旅游,不缺知名度,但缺新鲜感! 旅游行业的与时俱进 现代人旅游看什么?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载与《旅游经济》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 毫无疑问,对于旅游者,文化才是最具吸引力的探寻目标,现在的旅客已从单纯注重对自然风光的观赏,逐步转变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民族风情、风俗和自然风光体验。在产业化发展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应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旅游产业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发展要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撑。没有文化产业支撑,旅游产业就没有生命力。让游客掏钱,仅凭经营山水风光还不够,要考虑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文化很好地经营起来,才能助推旅游业发展。 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源泉和精神动力;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外在价值体现。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