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现代与经典”德育报告会的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聆听“现代与经典”德育报告会的体会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5 页 聆听“现代与经典”德育报告会的体会 让教育人生更绚丽凉泉中学?? 曹金结 第14届“现代与经典”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5月5日至6日在南京举行,由东南大学主办,主题是“让教育人生更绚丽”,我与我的同道者有幸聆听了大师的讲演,感慨良久,感慨多多,记下来,与诸君共享。 原来,教育人生也可以这样美丽。 我们常常羡慕大腕明星、风云人物,不曾想过我们教师在全国巡回演讲也如此大气、睿智、精彩、漂亮而光芒四射!讲者激情飞扬,听者侧耳斜目,掌声如雷,讲后争相合影留念,想沾一点大师的灵气带回家。 给们讲演的是太原市杏花岭区六中的王文英老师,是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郭文红老师,是上海市教育者曾经的北郊学校校长郑杰老师,是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的桂贤娣老师,是北京师大实验小学的钱志亮老师。他们平凡而伟大,他们没有正襟围坐,没有逻辑严密的长篇大论;他们奉献的是心有灵犀的默契,是触摸心灵的快感,是跃跃欲试的激情。 彼时彼景,一扫平庸、牢骚、枯燥而疲惫的教师形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用心去做,其实每一节课都可以做得像春晚主持、电视访谈一样光鲜明亮,激动人心。每一次师生互动都会有心灵对话的愉悦,有为人导师的成就,有智慧灵动的快乐;而不是叹息命苦,怨天由人。 谁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做一个让人想念的人。既然踏入教师行列,那就做一个名老师,做一个让弟子们敬佩不已的老师,做一个有正影响力的老师,那么定会有妙手回春的神奇,有出神入化的潇洒,有润物无声的功力,定会有粉丝簇拥的幸福。 我们学校何不在去年教师演讲、演唱的基础上,推出更多的展示老师才艺的地方?用空间动力定型的心理学方法,改进我们的班主任论坛,让大家体验大师演讲的风采与愉悦。 诚心智慧可以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加绚丽。 我们常常信誓旦旦、口口声声地告诉学生“老师这是为你好”,真的是这样吗?一个考核结果优秀的老师,可能是一个与生共舞的热心人,也可能是一个紧抓考核指标的冷血动物。我们耐心倾听学生心声了吗?我们课堂民主尊重了吗?我们为学生做出榜样了吗?教师的职业需要我们永葆一颗孩子心,需要我们永远喜欢孩子们,爱别人家的孩子就如爱自家的孩子一样,诚心对待学生,不对学生撒谎,才能换取学生的信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有效。 王文英、郭文红和桂贤娣老师他们就是把自己融入班集体,把班集体当成自己的家,与班集体的脉搏一起跳动。今天早上我看到李老师举起竹杆绑起的扫帚打扫教室顶部的虫网,这就是一个爱班如家的生动例子!李老师是毕业班的班主任,他的班都在紧张复习迎考,他的班即将伴随中考的结束而解散,学校根本没有布置检查卫生,他的举动不是诚心是什么?!没有对学生的诚心,甚至师生之间以怨报怨,此恨绵绵无期,谈何美丽?三尺讲台,五寸粉笔成了混口营生的衣钵,教书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茫茫苦海呀,谈何绚丽? 好心未必有好报,诚心烧香惹鬼叫的事儿也常常发生。教育的事业是智慧的事业,付出爱心就是智,消除烦恼就是慧。对学生要有诚心、爱心,更要讲心术、心计。我今天对学生有办法了吗?三大宗教传承至今,有着无限的魔力,都是方法论的典范,值得我们深思。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善于发现、思考与研究,要善于变动、转换与迁移,创设情境,心理暗示,往往是化解危机,应对难题的最佳办法。王文英老师“痛必快乐”的精神折磨法,桂贤娣老师“慢慢教,不急”的教育思想,郭文红教师“学生也是教育者”的彻悟,郑杰老师的德育原理,钱志亮老师的“家教洗脑”,无不闪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读到了教育智慧如此绚丽。 不读书不研究让我们的人生庸俗堕落了。 聆听大师报告,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学过的教育学、心理学,忘哪去了?世风日下导致的学生难教,读书无用导致的教师尴尬,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快速发展导致的观念落后,微薄收入导致教师的生存困境,浮躁的社会现实,陈旧的教育体制,疲于应付的阵阵教改与低效无效的教研活动,凡此等等,蒙蔽了我们的眼睛,泯灭了象牙塔的清纯,我们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从此,牢骚代替了阅读,抱怨取代了思考,不能静心,更谈不上潜心。屡次受伤的体验,让我们自我防御,甚至形成怀疑一切的极端心理。顾影自怜,殊不知自己也许从此平庸起来了,知识干枯了,技能萎缩了。 好久没有写文章了,也非常怕写文章,连别人的长文章都难坚持读到底儿;教学语言也越来越回到自己初中的水平;成语典故记得的也越来越少了。我常常叹息自己,经典的忘得差不多了,现代的又不如学生,难怪当不好老师,教不好学生。成天慵忙,何时能够沉静下来读几本书,与大师为友?看到马老师潜心阅读弟子规、王老师静心阅读散文集,好生仰慕!我,惯常阅读前言与后记就了事,惯常套用网上文章交差事,何等浮躁与庸俗!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