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2):307~314 DOI:10.7540/j.ynu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基于微观力学和断裂力学试验
∗
-
方法的MMFM ECC配合比设计
1,2 1,2 3 1
李晓琴 ,杜 茜 ,战 越 ,宋志刚
(1.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云南 昆明 650500;2.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3.云南建投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写为ECC)相对于普通混凝土材
料具有较高的极限拉伸应变能力.相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粗放式配合比列表法、绝对体积法、正交试验法的
-
ECC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基于微观力学和断裂力学模型(Micro Mechanics and Fracture Mechanics,简写为
MMFM)的ECC配合比设计方法在水泥基质和纤维参数的选择上具有更好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研究采用我国
-
云南昆明地方材料资源和工业废料通过MMFM ECC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轴向压缩试验、
双面剪切和四点弯曲试验结果检测实际ECC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比较ECC设计目标性能指标和试验测得的
-
实际性能指标分析讨论了MMFM ECC配合比设计方法对试验仪器、试验过程、试验样本数的具体要求.
-
关键词: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MMFM ECC配合比设计方法;PVA纤维;极限拉伸应变;应变硬化
- - -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8 7971(2018)02 0307 08
20世纪9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Victor C.Li 加固材料应用在建筑结构修复局部损伤、覆面加固
-
[6 7]
成功研制了一种随机短纤维增强高性能工程水泥 及抗震结构中 .
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常用的ECC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有配合比列表
-
[1 3]
ECC) .ECC 以水泥砂浆为基体,采用聚乙烯纤 法、绝对体积法和正交设计试验法.配合比列表法
维(Polyethylene,PE)或聚乙烯醇纤维(Polyvinyl 首先对现有的ECC配合比进行调研列表,通过比
alcohol,PVA)作为纤维增强材料,掺加适量的硅 较各配合比的配比及ECC试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异常致密成因机理-沉积学报.PDF
- 四川盆地气田卤水浓度及成因分类研究含杂硼酸铝晶须的分离精制.PDF
-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产烃潜力及分布特征-石油试验地质.PDF
- 四川蚕丝学校专业实训室建设采购项目.PDF
- 四川康定63级地震灾害分布特点及结构震害简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PDF
-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尾流场水力特性-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 四川食品药品学校办公楼勤政楼无线覆盖设备清单.PDF
- 四硫代相酸按与四硫代钨酸按合成方法改进的研究.PDF
- 四川新津宝墩遗址的植硅体分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PDF
- 回归支持向量机的改进序列最小优化学习算法-软件学报.PDF
- 基于悬臂板扭转模态测试材料剪切模量-林业科学.PDF
- 基于形函数的隧道衬砌内壁影像展平方法及其应用-铁道科学与工程.PDF
- 基于手势交互和振动触觉反馈的沉浸式空间液桥试验系统.PDF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Core.PDF
- 基于振动特征的纹理图像分割-软件学报.PDF
- 基于掩蔽效应的汽车非平稳车内噪声烦恼度评价方法-中国机械工程.PDF
- 基于控制的大功率抗三相不平衡负载光伏逆变电源.PDF
- 基于改进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判据的暂态稳定评价特征选择-arXiv.PDF
- 基于改进叶素动量理论的水平轴风电机组气动性能-中国电机工程学报.PDF
- 基于振动波原理的钻井防碰监测及预警技术-石油科技论坛.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