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轻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体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努力打造世界轻工业强国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行业基础性研究,促进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完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实施品牌战略的步伐,争创世界名牌;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举办几个世界级展会;培育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轻工特色区域优化和提升;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轻工业为目标,降低物耗、能耗,实现清洁生产,增大治污力度,推进循环经济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轻工产业;注重行业的拓展和延伸;应重视与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相关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内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需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行业发展导向:轻工行业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轻工传统产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循环经济,实现轻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的名牌产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加快区域经济差异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吸纳劳动力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大和区域分工合理的轻工产业体系,保持轻工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其中,造纸工业要以原料结构调整为核心,加快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合理布局林纸项目,加大废纸的回收利用,加快设备国产化进程;食品工业要加快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增值,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提高食品工业整体水平;要推动两化融合,以电子信息与先进技术提升家用电器、轻工机械、钟表、自行车、缝制机械等行业的制造技术和水平;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塑料、陶瓷、玻璃制品加工业和皮革、香化、日用洗涤用品等产业生产制造的技术水平、创新水平;以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促进新型照明光源和器具、高效能电池等产业制造和应用技术推广;以组建大型盐业企业集团为重点,提升制盐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提高食盐专营水平;鼓励发展市场潜力大的家具、五金制品、文体用品、礼仪休闲用品、工艺美术、玩具、室内装饰及包装印刷等产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注重分类指导: 一是鼓励一批在总量和生产技术水平上已经走向世界大国的轻工行业,争取在近五年率先实现世界轻工业强国的目标。 二是支持一批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大国的行业,经过努力,在近十年为实现冲击世界强国的目标奠定基础。 三是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潜能的行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通过自主创新,努力加快缩小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 四是要继续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民族传统产业,推动国家出台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民族传统产业的法规和政策,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谢谢! 说明:张瑞敏、季克良、方洪波、李福成、金志国、宗庆后 葛文耀、郑秀康、陈洪国 * 说明:张瑞敏、季克良、方洪波、李福成、金志国、宗庆后 葛文耀、郑秀康、陈洪国 * 主要成就 (一)告别短缺,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如今,轻工业成为我国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轻工产品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产品产量呈现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长。下面仅举几个代表产品来看轻工业的发展变化。 主要成就 (二)建立了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 我国轻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由解放初期30多个行业发展的目前的45个行业,涵盖了日用消费品的主要方面,形成门类齐全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体系。 主要成就 (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轻工产品制造基地 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确立了世界轻工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地位,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塑料加工机械、日用陶瓷、灯具、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鞋、钢琴、农地膜、盐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主要成就 (四) 为增加就业,服务“三农”作出了贡献 全国轻工业1949年的从业人员135.9万人,到2008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2042万人。同时,轻工业70%的行业、50%的产值涉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2亿多农民直接受益。轻工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主要成就 (五)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60年来,轻工行业已经形成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研发队伍,建立了相应科研机构,配有一定的科研基础设施,不少行业还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所。行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4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截止到目前,在有效期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