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数量与劳动时间.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1 家庭生产和夫妻分工 分工原则:家庭成员除参与市场劳动之外,还需从事家庭劳动,因此家庭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时,需要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分工,谁的工资高,谁就应该更多参与市场劳动,另一方更多地从事家务劳动。 男性与女性生理上(体力、生育)的固有差异,导致男性的工资往往比女性更高,因此家务劳动更多由女性承担。 为保护女性权利,生育保险和一夫一妻是必需的制度安排。 离婚率是影响妇女工作决策和家庭分工程度的重要的因素。 1.5.2 生命周期内的工作决策 工资率 年龄 时间 年龄 工作时间 在家时间 0 0 * * 第1部分 劳动的供给分析 ——劳动力的经济行为 第1章 劳动力数量与劳动时间 本章讨论劳动供给量问题,一个经济中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力(劳动人口)数量与劳动时间两个因素。本章根据这两个因素建立有关劳动供给的基本模型。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劳动力范畴分类; 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工作时间决策理论:收入与休闲的替代; 家庭生产与生命周期理论 1.1 劳动力范畴分类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指在一定年龄范围类,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 存量的分类 存量-流量模型(Stock-Flow Model)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1.1.1 总人口存量的划分 注: 1。劳动年龄人口:16-60周岁的人口。 2。不在劳动力人口:军人、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和因病退职人员、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服刑犯人、不愿工作的人、在家庭农场和家庭企业每周工作少于15个小时的人员。 3。失业:在调查前4周内曾努力寻求工作且适于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 1.1.2 存量流量模型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 新增劳动年龄人口 退出劳动年龄人口 4 5 6 7 8 9 10 1 2 3 10 10 1.1.3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不在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人口,将劳动力人口划分为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这样的划分被便于政府掌握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及其变化趋势,但这样的划分过于简单,可能影响我们对宏观经济现象把握的准确性: 没有考虑非全日制工作者(Part-time Workers); 可能掩盖一部分失业现象:如上图中的情况6和情况8(失业人口丧失信心不再找工作、或因找不到工作而去读书或参加职业培训,或提前退休); 可能夸大失业现象:如理论上应属于不在劳动力人口但为了领取失业保险金谎称自己在积极找工作, “地下经济工作者”、“隐性就业者”。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该对劳动年龄人口作更细的划分。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失业 (3) 不在 劳动力人口 (2) 就业 (1) (4) (7) (5) (6) 自愿的隐性失业 从事地下经济的人员 学习、培训、提前退休人员和失去信心的失业者 非自愿的隐性失业 1.2 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就业率 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1.2.1 劳动参与率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LFPR) LFPR=(劳动力人口/潜在劳动力人口)×100%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和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口 潜在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因智力和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服刑犯人 LFPR衡量了一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LFPR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 (1)LFPR的变化趋势 年份与组别 总 体 男 性 女 性 1966 1993 1966 1993 1966 1993 澳大利亚 68.1 74.9 94.6 85.0 42.0 62.5 加 拿 大 64.5 72.2 89.4 78.9 38.0 65.4 法 国 69.2 66.7 89.9 74.7 48.9 58.7 德 国 70.1 68.4 94.8 78.9 48.4 58.6 日 本 70.2 75.9 88.6 90.1 56.2 61.7 瑞 典 75.5 78.5 94.1 80.3 56.5 76.5 英 国 74.4 74.9 95.7 84.3 51.4 64.3 美 国 68.7 76.8 91.2 84.5 46.8 69.1 数据来源:OECD, Labor force Statistics, Selected issue;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1994, Tables I and J (2)影响LFPR的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