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中医的历史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的历史与发展.ppt

以上可以看出清代的医案专著空前繁富,众多医家不仅对医案的规范化书写十分重视,而且开始注重医案理论的研究。不同种类的医案类书及评议类医案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医案之研究已经进入高级阶段。 4医案研究的新阶段 民国迄今,个案专集之多已不胜枚举。各种医学杂志所收医案之多亦不可胜计,于兹只从几方面概括其成就和特点。其一,由于现代中医多具现代医学知识,因此其医案又具备记载现代医学检验结果和现代病名以及疗效客观化等特点。其二,医案研究类的著作日益增多,如张山雷《古今医案平议》、何廉臣《全国名医医案类编》、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菁华》、陈可冀《清宫医案研究》、余瀛鳌《现代名中医类案选》、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以及拙作《古今名医医案选评》等。其三,医案的研究方法已呈多元化,并增入了电子计算机程序,如姜良铎在董建华的指导下,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古今700多医家10009则温病医案进行分析,著成《温病诊断指标及证治方药规律的研究》一文。揭示了温病临床诊治规律,确定了疗效标准。又如电子计算机专家系统亦是在对大量的临床医案进行分析统计找出规律后再设计程序而产生的。 与中医的对话 访问者:被访问者:李医生 记录者: 宋佳:“您好,我们是盱眙中学的高一学生 ,我们的研究课题是中医的历史与发展,就这个课题,我们想向您提几个问题,希望您能帮助我们解决 。” 李医生:“非常乐意。” 宋佳:“谢谢,您能大概介绍一下中医的缘起吗?” 李医生:“可以。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宋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医的名著。” 李医生:“最早的药学专著 是《神农本草经》 。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 。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 。 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 宋佳:“那您最喜欢的中医是谁?” 李医生:“华佗。” 宋佳:“华佗是很著名的一位中医,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历史吗。” 李医生:“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 。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 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 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 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作自已的侍医。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 华佗针刺治疗而痊愈。但华佗为人耿直,不愿侍奉在曹操身边,甚至认为作侍 医是可耻的职业,于是就托词妻子有病,以及回家取方药为由,一去不再返回 。曹操多次写信催促华佗,又令当地郡县把华佗遣还,最后派人偷偷察看,才 知华佗不愿为侍医,遂将华佗逮入狱中。有人向曾操请求宽恕华佗,曹操不听 劝说,竟残酷地杀害了华佗。 宋佳:’‘您能介绍一下华佗写得著作吗。” 李医生:“华佗所著的《中藏经》中,相传记载有华佗的一些学术经验与方术及药剂。华佗的弟子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吴普常练五禽之戏,年高九十多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著作有《吴普本 草》6卷。樊阿,彭城人,擅长针灸,善深刺要穴,他遵循华佗教授的养生法,享寿百余岁。 “ 宋佳:”谢谢,最后我们想问一下您对中医的看法与寄语。“ 李医生:”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经过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撞击、对抗到结合,也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遂出现了中西汇通合纂的探索。传统医学在走向现代化。 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格局将会对这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作出客观的再现和评述。 中国医学史无论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研究,还是对近现代医学的研究,或是与各种不同体系医学的比较研究,对医、教、研和卫生管理等工作及学科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涵盖面广,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久远博大,不是其他学科所能代替的。最后我希望中医能够越走越远,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医,热爱中医。“ 对中医的看法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中庸》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致中和”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