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烈祝贺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衷心感谢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同行们长期以来的创造性工作! ——衷心感谢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全国作出的贡献! 普遍关注点 从教育教学过程看,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 ——教学多媒体化。建立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资源全球化。共建共享。 ——教学个性化。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 ——学习合作化。通过合作学习和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 ——环境虚拟化。扩展教育的时空。 从工作目标看,将现代信息技术推向普及: ——普及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与软件配备。 ——普及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普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普及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教育。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计算机和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大量进入教室,教学呈现方式普遍发生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受到重视。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阶段。网络大面积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形成,学生学习方式变化,个性化教育普及,教育的时空界限被打破,数字化校园趋于成熟。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思考: ——针对困难群体,发挥NICT的作用,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 ——发挥远程优势,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切入点,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    美国 较早实现了生机比5:1,50%以上的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明确要求: ——所有教师都接受到必要的培训; ——所有教室里都可以直接使用电脑; ——每一间教室都连上信息高速公路; ——在线学习资源与所学校课程合。 网络大面积普及、网络资源的大量应用、网络沟通的便捷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其信息化的重要特点。 日本?   先后实施了“教育的信息化工程”和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推进计算机配备、网络普及和教师培训。强调快速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创造力、表现力,改变学校、家庭、地区间的合作方式,以及学校本身的运作方式。 俄罗斯   强调统一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采用联邦政府和个联邦主体共同投资的策略,积极推动为乡村学校配备电脑,注意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注重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和教材建设、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都很有特点。 印度 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在优质学校大面积推广应用,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较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和编程等专业技能的训练。 逐步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在促进不利人群的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墨西哥 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定位于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推出 “百科媒体”计划,指定教材、在指定年级逐步推广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以期通过大规模规范化教学普遍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古巴 强调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普遍提高教育质量,有重点地解决学校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困难。特别注重发挥录像机、电视机和电视台的作用。统一录制了大量的学习、辅导和复习的课程,分时段组织学生收看,教师辅导。 总的趋势: ——愈来愈强调网络 ——愈来愈强调交流和资源共享 ——愈来愈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愈来愈强调能力培养 ——愈来愈强调标志性成果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两大任务:一是普遍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二是实施“校校通”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经过近年的努力,2000年提出工作任务和目标全面实现。中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小学开课的比例大幅度提高;90%以上的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联通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局面在全国初步形成,为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